第276章 帖木儿汗国使团(2 / 6)

皇明圣孙 西湖遇雨 4352 字 4天前

则更加细致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从精致的瓷器到繁复的丝绸,无不让他赞叹不已。

“大明的手工艺,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他边说边抚摸着一块质地细腻的丝绸,眼中满是赞赏。

没办法,绝活,真学不来。

跟着引导的官员,他们穿过熙熙攘攘的市场,步入了一条宽敞的大街。

这条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商铺与茶馆错落有致,再往前,就是钟楼。

这里的人们或悠闲地品茶,或有的没的在交谈,一派悠闲的景象。

如果不是足够太平,足够富庶,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景的,这也是使团众人感受最深的地方撒马尔罕或许足够富庶,但是连年的征战,让那里的百姓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所以,想要有这种承平已久才能养成的悠闲气氛,是几乎不可能的。

西安,已经二十年未见兵戈了啊。

除了老一辈的人,还会偶尔念叨一下以前李思齐、张良弼等“关中四将”统治关中的岁月以外,几乎很少有人还会意识到,这里曾经经历过的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

而路过一家酒楼的时候,阿尔都沙提议进去吃饭,本来这是不符合规矩的,但是考虑到他们住的地方也没有接待外国人的厨师,还是吃这些东西,所以在士兵们的看管下,也就允了,只不过要吃的快一些不能磨磨蹭蹭。

垂下的食牌上的字眼,有通译给他们翻译了一下,所以大略是什么东西,帖木儿汗国使团成员是能够看懂的。

使团成员分别点了自己想吃的东西,酒楼上菜很快,没多时就都送上来了。

阿尔都沙点的是羊肉泡馍,羊肉煮得很烂,主要由新鲜的羊肉和羊杂碎制作而成,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

阿尔都沙喝了一口,又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撕碎了泡馍,顿感回味无穷,而且胃里很暖和。

其他人吃什么的都有,反正关中的这些吃食,基本上在大明这个时代都已经定型了,所以跟现代世界吃的也差不多。

阿尔都沙吃的不过瘾,又要了一个腊汁肉夹馍,旁边的通译告诉他,这种东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华夏战国时代,那时称“寒肉”,唐朝才叫“腊汁肉”,这种肉由三十多种调料精心配制而成,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后来有了白吉馍,二者的完美结合直接造就了这款美食。

连炫了羊肉泡馍和肉夹馍,阿尔都沙的肚子已经撑了,他稍微松了松腰带,又用手抓了一小块由糯米、蜜枣、芸豆等物蒸制成的甑糕,这才算罢休。

而得知了这东西是用陶甑做的,使团成员们倒是觉得可以复刻,毕竟帖木儿汗国还是有不少高甜度的干果的,陶器也不缺。

嗯,可能他们的这个想法,在现代世界叫做切糕.

阿尔都沙不禁感叹道:“大明不仅国力强盛,百姓生活也如此富足安乐,这背后定有非凡的治理之道。”

“嗝”

哈马力丁意犹未尽地放下了手中的油泼面,大碗宽面被他吃的碗都干净了,只能说这种面食非常对他的口味,上次出使吃过了以后,就一直念念不忘,毕竟谁能拒绝筋道的面条配上葱花碎、盐、花椒粉、辣椒面,再撒上一大勺滚烫的热油呢?

为了避免没人给他捧场,斡鲁撒赶紧说道:“此行若能促成丝绸之路重新开放,对于我们来讲也是好事。”

随着日头渐高,看着身边的士兵们也有些不耐烦,使团一行人结束了用餐,跟着大明官员的引导,来到了给他们安排的驻地。

驻地虽不奢华,却也干净整洁,足够他们待着了,也不算怠慢了他们。

吃饱喝足的阿尔都沙坐在桌旁,手捧一杯热茶,陷入了沉思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