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观音奴:酸了(7 / 7)

皇明圣孙 西湖遇雨 5092 字 10天前

340亿吨,是一个巨型煤田。

之所以没有被大规模发现和开采,是因为陕北煤田的可采煤层多达1至14层,煤层厚度不一,煤种多样,主要包括不粘煤、长焰煤等,这些煤种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的特点,是优质的低温干馏、工业气化和动力用煤,而陕北煤田里面,灰分小于10%、硫分小于1%的优质煤炭资源甚至能够占到全国探明优质煤炭储量的一半!

这是何等恐怖的资源禀赋?若是不加以利用才叫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此外,陕北地区还有石炭二叠纪煤田和三叠纪煤田,这些煤田同样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种和特性各异,但同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总之,这些百姓是真正的身在宝山而不自知,守着泉眼去十里外挑水。

不过要想在关中东部和陕北推广煤炭作为燃料,必须解决开采、运输和成本问题。

这就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挑战了,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不过,这绝非是什么不可能做到的,在山西和陕西推广煤炭,唯一的代价就是空气污染,而好处就很多了.不仅能够防止黄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而且能够更好地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还能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而煤炭行业就是为以后发展重工业打底子的。

在朱雄英的规划里,大明的各区域不说完全均衡发展,但至少都要把重点地区发展起来,这样才算是全面的社会进步。

而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又不尽相同,因此,还是要因地制宜。

“练子宁、铁铉、解缙、夏原吉、胡俨。”朱雄英转身对随行官员说道,“现在需立即着手制定详细的计划,确保煤炭能够尽快惠及关中百姓。”

随行的文官们闻言,纷纷应声。

他们很清楚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一行人随即围坐一起,开始商讨具体的实施方案。

到下午了,阳光渐渐西斜,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一群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正携手并肩,为百姓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这些人,都还年轻,都还有理想。

眼见着下一个时代引领风骚的人物们,都在自己的麾下,朱雄英也难免一时失神,有了一种“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错觉。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