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放宽直隶路引制度(3 / 6)

皇明圣孙 西湖遇雨 4140 字 5天前

入始终是固定的、有限的,即便是通过种植木薯、黑麦等作物,能够提高的粮食产量也是有上限的。

而大明,现在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

如果按照经验的话,想要实现工业化,其实无论是走对外还是对内的路子,一般国家都是需要压榨百姓来获取原始积累的,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伦敦的中产阶级平均寿命是44岁,但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2岁,在利物浦、普雷斯顿和曼彻斯特等城镇的工人如果能活到19岁就算很幸运了,在阿什顿安德莱恩没有下水道的街道上,孩子们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只有13岁,之所以是13岁,是因为童工一般活不过13岁。

但大明不一样,大明的问题,是可以通过钱来解决的,而赚钱不一定需要走这条残酷的路。

之所以如此,跟地缘格局也有关系,英国再怎么样,在没有成为全球霸主之前,它也只是一个岛国,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口、经济,都不行。

而且,在英国的东面,欧陆上的强国,没有哪个会让英国一门心思地安心发展。

但大明不一样,大明已经基本上打服或震慑了周边的所有国家,现在无论是高丽还是日本,都祈祷着大明不要打自己,而不是犯贱去找大明的麻烦,那叫以卵击石。

因此,大明的发展环境是非常安稳的,从北疆到南疆再到东海,没有什么敢主动挑衅大明的敌人,这也就意味着,短时间内没有战争方面的大量支出,也不需要动员国内的百姓参与战争,能够专心发展经济、工业。

而另一个不同就是,大明的适龄劳动人口,非常的多。

因为元末乱世,导致了人口大量减少,所以在洪武开国,天下安定以后,百姓开始大量的生育,而朝廷也是鼓励这种做法的,毕竟劳动力越多,能够种田的人就越多,现在属于是人少地多,人是越多越好。

经过了二十四年的生育以后,现在大明的人口,已经来到了一个人口红利时期,洪武开国后诞生的婴儿,现在基本上都到了成年的年纪。

工业革命发展工业,需要的就是成年劳动力,有了成年劳动力,干嘛还要搞童工?毕竟童工的劳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而且非常容易生病,就算是很便宜,其实性价比也不划算。

再加上大明作为农耕社会,只要家里稍微有点积蓄,都一向是鼓励小孩子先上私塾念个一两年的,就算没有积蓄,在宗族管理下的乡村,也会上族学试一试,是不是读书种子,看一看就知道了。

毕竟对于大明的普通家庭来讲,让孩子走科举这条路,其实是最容易改变整个家庭乃至家族命运的,只要家族里这么多孩子,出了一个进士.不,甚至不需要进士,一个举人就够了,整个家族的命运,都会因此而改变。

正因如此,大明的乡村里,宗族才会普遍设有族学,而且朝廷也是鼓励小孩子读书的,弄了社学等等学校,包括书本、就读、食宿等费用,都有相当的扶持,没到万不得已,谁都不会让自己家孩子去当童工。

而英国在工业革命的时候,是没有这种社会上升通道的,如果不去做工,那连地都没得种。

大明的小孩,第一选择是读书,第二选择是种地,第三选择才是做工。

所以,英国工业革命没有安稳的外部环境,也没有足够稳定的社会上升通道,劳动人口也不足,失地农民更是大量涌入城市,才会导致那种情况出现,而大明的情况,则比英国要好很多,就不需要顾虑这些问题。

工厂招工,光是直隶的青壮年劳动力,就根本用都用不过来,哪还轮得到童工?

毕竟,现在大明有六千多万不到七千万的人口,而直隶就是人口密集区之一,人口占比大概15左右,也就是将近一千万的人口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