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仗剑去国(6 / 6)

皇明圣孙 西湖遇雨 4325 字 5天前

法,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而且你与其他的年轻人不一样,有了阴阳炁海另一端世界的经历,你的眼界更宽广,思虑也更周全,不过不管怎样,所有事情都急不得,时间能改变一些。这些道理,或许现在说了你不懂,但以后你就一定能明白了。”

朱标话语间隐约的意思,朱雄英还是听懂了。

大明是需要改革的,而改革必然需要小范围的试点,所以把自己封藩到吴地中经济最为发达而且靠海的苏州府,或许就有这种方面的考虑,毕竟虽然藩王不能干预民政,但实际上如果把一个亲近藩王的文官放到当地来做主官,那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只是其他藩王不敢收买而已,而朱雄英如果还肩负着建立改革试点的使命,那么这些事情,就不是不能稍加变通了。

但这种事情既然八字没一撇,朱标也不好明说,毕竟改革变法事关重大,朝廷这么多制度都是环环相扣的,如今虽然海禁政策打开了一个皇室海上贸易的缺口,但对于民间限制的还是非常大的,是否要以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来继续放开限制,鼓励民间商人出海,还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不过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随着京城商业的发展,逐渐放松对商业的严苛限制,在江南地区搞活商业,并且修建道路、疏通水道,都是很有必要进行的,因为这是一种能够在不怎么动摇民心的基础上,获得大量新增税收的办法,毕竟从整个大明的角度来看,江南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大明绝大多数的国土,商业还是很落后的,农业依旧是经济基础,所以部分发展商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导致其他地区的百姓纷纷放弃种地务农跑去经商。

“明白。”朱雄英点点头,“若是真的封藩到了吴地,孩儿定会善待百姓的。”

这话乍一听没什么问题,若是其他人说的,那也就是随口一句套话,但仔细想想其实很有意思,善待百姓,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苛待士绅。

毕竟皇帝从士绅头上收的税,实际上都被士绅转嫁给百姓了。

随后,朱标又讲了讲自己这些年处理政务的心得,有些东西对,有些东西不对,但不管怎样,朱标说的都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一些政治道理,朱雄英一路听完,只觉得受益匪浅。

“好了,你且去寻老师上课吧,为父要钓鱼去了。”朱标如是说道。

本章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