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工业愿景(2 / 3)

皇明圣孙 西湖遇雨 2103 字 4天前

异士的口口相传中都有所记载,但如果说起从阴阳炁海的那一头穿越过来的人,朱雄英毫无疑问,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其他诸如王莽等都是疑似,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所以,对于阴阳炁海对面到底有什么,以及朱雄英是如何窥探天机的,道衍这位儒释道三教贯通的大师,自然可以说是好奇无比。

面对着道衍的屏息凝神以对,朱雄英告诉了他那个答案。

“在我看到的未来中,会出现天下大乱,而天下大乱的源头,就是你。”

这句话,半真半假,但骤然听闻此言的道衍却不由得心头一震。

日后我会造成天下大乱?

结合刚才朱雄英提到的削藩,道衍的心中,已经出现了一个隐约的猜测。

“这么说来,之前贫僧突然被打入诏狱,就解释的通了是圣孙跟陛下说了这个预测的未来。”

“不错。”

道衍的心情有些复杂,他并不怨恨朱雄英改变了他的人生,毕竟他的人生本就是一叶飘萍,随着时代风起云涌的浪潮而不断颠沛,既没有家室也不图安稳,有些意外灾厄的到来实在是太寻常不过了,对于他这种人来说,只要活着,就有实现自己的志向的机会,而如果没有实现自己志向的机会,活着也没什么意思。

道衍心绪起伏的根源在于,他竟然真的会在日后搅动天下,成为霍乱的根源。

“陛下竟然没杀贫僧。”道衍摸了摸自己脖子上的褶,觉得脑袋还能留在脖子上真是个奇迹。

朱元璋是个怎样的人啊?虽然步入老年后,已经很久没有兴起大狱,也很久没有暴怒杀人了,但这位终结了元末乱世的盖世英豪,骨子里就是一个杀性极重的人,在得知了自己会霍乱天下后,竟然没有杀自己,实在是让道衍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能乱天下者,未尝不可治天下。”朱雄英捡完了最后一枚黑子,如是说道。

得知了这个理由后,道衍有些若有所思,这般说来,皇帝是看中了他的才能,所以将他留给圣孙作为辅臣,他受此牢狱之灾是因为朱雄英,能留得一命也是因为朱雄英。

“大师觉得若是我治理大明,能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吗?”

听到这里,道衍的心头反而升起了更浓重的好奇这位圣孙,凭什么认为他所治理的大明,就可以超过唐宗宋祖呢?如果仅仅靠现在做的这些事情,恐怕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治理国家不是做生意,并不是说生意做得好,或者说商业搞得好,就一定能够把国家治理好。

“或许可以,但殿下信心从何而来呢?”

朱雄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大师觉得大明如果想要以六千万的人口,还算充裕的粮食,想要超越唐宋之富庶,路在何处?”

“愿闻其详。”

朱雄英站起身,借助着凤山的高度极目远眺,越过大天界寺的院墙,看到了繁华的京城,最后看向西北方那个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渺茫不可见的小点。

“我以为,在工业。”

“工业?”

“不错,镇江龙王节上蒸汽船的下水,大师可听说了?”

道衍点点头:“自是听说了。”

“商业和运输的改变,都是为了工业做的铺垫,创造一个好的商业环境,是让工业产品能够有更广泛的销售网,而改善运输环境,则是让工业产品流通的更快、更好。”

道衍咀嚼着这个新词,但哪怕是他这种聪明人,也搞不太懂工业产品,到底是什么意思。

“殿下可否详细解释一番。”

“火柴、硬糖、肥皂、石灰、煤油、棉纺织品、羊毛袜、铁钉、化妆品、牙刷、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