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她从外祖父口中只知道要找一位姓苏的故人,却不知道具体的地址,正愁无处寻觅,没想到眼前的男子竟然知道线索。
男子点了点头,说道:“苏老先生是姑苏城内有名的学者,尤其擅长研究古诗字画,我曾有幸与他探讨过几次学问。只是苏老先生去年染了一场重病,身体一直不太好,如今深居简出,很少见客。”
“那不知公子能否告知我苏老先生的具体住址?” 林夏急切地问道,只要能将卷轴安全送到苏老先生手中,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就能落地了。
男子沉吟了片刻,说道:“姑娘不必着急,今日天色已晚,而且刚才那些黑衣人肯定还在附近盯着,此刻前往苏老先生家中,恐怕会给苏老先生带来麻烦。不如这样,姑娘先随我去一处安全的地方暂住一晚,等明日风头过了,我再亲自带姑娘去见苏老先生,你看如何?”
林夏想了想,觉得男子说得有道理。刚才那些黑衣人虽然离开了,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若是现在贸然前往苏老先生家中,很可能会把危险引到苏老先生身上。而且,她对姑苏城并不熟悉,有男子这样一位熟悉当地情况且身手不凡的人相助,无疑会安全许多。
“那就多谢公子了。” 林夏感激地说道。
男子微微一笑,说道:“姑娘不必客气,我姓沈,单名一个砚字。姑娘若是不嫌弃,叫我沈砚便可。”
“沈公子,我叫林夏。” 林夏轻声说道,心中对这位突然出现的沈砚,多了几分信任。
沈砚站起身,对书童吩咐道:“墨儿,收拾一下东西,我们带林姑娘离开这里。”
书童墨儿应了一声,迅速将桌上的食盒收拾好。沈砚撑开油纸伞,递给林夏,说道:“外面还在下雨,姑娘拿着伞吧。”
林夏接过伞,心中一阵温暖。她抱着木匣,跟在沈砚身后,沿着回廊慢慢走出烟雨楼。此刻,雨丝依旧细密,落在油纸伞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林夏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沈砚,只见他微微侧着身子,将伞的大部分都倾向了她这边,自己的肩膀却被雨水打湿了一片。
“沈公子,你的肩膀湿了。” 林夏连忙说道,想要把伞往他那边挪一挪。
沈砚却摆了摆手,说道:“无妨,一点雨水而已。姑娘怀中的木匣重要,可不能被雨水打湿了。”
林夏心中一暖,不再多言,只是默默地加快了脚步,跟上沈砚的步伐。两人沿着水巷慢慢走着,脚下的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倒映着两旁的白墙黛瓦和头顶的蓝天白云。偶尔有一艘乌篷船从身边划过,船桨划水的声音与远处传来的铜铃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动听的江南小调。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沈砚带着林夏来到了一处僻静的宅院前。宅院的大门是朱红色的,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 “墨砚斋” 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一看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