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歌唱,大家的精神明显也调动起来,排练厅里的气氛比刚才活跃多了。
钟山心想,果然能成为知名导演的人都有自己的招数。
所有人重新落座,剧本研读正式开始。
对于话剧表演来说,台词永远是第一位的。
偌大的剧场,最后一排的观众看不清演员长什么模样都无所谓,如果听不见台词,那可是真要骂娘的。
所以研读剧本,找气口、调整情绪,就是排戏的第一步。
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演员都会根据自身特色和人物特点调整台词的细节,所以也是编剧工作最繁杂的时候。
《法源寺》的剧本长度是两个半小时,剧本研读足足开了一整天,也才顺下来两遍。
由于排戏的周期仅仅三个月,所以到了下班时间谁也没走,所有人都去食堂吃了饭,重新落座,继续赶进度。
如此一遍遍推敲,足足读完了三遍,林钊华眼看时间已经到了晚上九点,这才宣布今天到此为止。
从白天到晚上,钟山手里的笔就没停过,此时才堪堪算是调整完了第一稿。
收起钢笔,他捏了捏已经压得泛白的指节,然后揉了揉酸痛的手腕。
怎么感觉上辈子的腱鞘炎又追过来了?
考虑着要不要提前养生,钟山随手整理好稿子放进包里,转过身来,就看到排练室门口有个人满面春风地看着自己。
正是谭宗尧。
“钟编剧,回家吗?”
钟山点点头,心想这个点我不回家还能去哪?
真当1979年的燕京有什么夜生活啊。
“听说您住甘家口,正好我顺路,捎你一段?”
“行啊!”
钟山自然一口答应,顺便瞥了旁边经过的林钊华一眼。
言外之意是:你看看人家这态度!哪个像你,还让我蹬!
林钊华白了他一眼,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远了。
深夜的燕京街头人烟稀少,此时的长安街上,汽车如同黑夜里的一个个影子穿梭而过。
这年头汽车灯泡耐久很差,所以在有路灯的街道,司机往往关着大灯。
夜晚虽然略有些寒凉,不过对于“猛蹬125”的驾驶员谭宗尧来说,正是给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