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手工作坊……一个现代化工厂……这就是差距……”
这代表了一种新思想的胜利。
陆扬从人群中走出,他走到那辆坦克前,平静的看着依旧很震惊的众人。
“这套生产模式,就叫红星标准。”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车间的每一个角落。
“从今天起,它将作为我们龙国军工的统一生产规范,向全国所有合作单位推广。”
陆扬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刘总工和孙福的身上。
“一个时代,结束了。”
“一个用工业的力量打仗的时代,现在,开始了。”
红星厂的露天总装坪上,停放着一排排崭新的铁拳-1突击炮。
这些突击炮披着墨绿色的涂装,静静地列成方阵,炮口斜指天空。阳光照在它们冰冷的装甲上,反射出寒光。
李师长站在高处的观察台上,手里夹着烟,却忘了点燃。他看着下方望不到头的钢铁队列,嘴巴半张着,脸上的肌肉因为过于吃惊而微微抽动。
“他娘的……”李师长过了好半天,才从喉咙里挤出这三个字,声音沙哑的厉害,“老子带了一辈子兵,就没见过这么造坦克的!”
站在他身旁的陈康年,眼圈乌黑,脸上却带着一股兴奋劲。
“李师长,这还只是开始。按照陆总工的红星标准,只要材料和电力能跟上,我们的产能还能再翻一倍。”
李师长猛地转过头,死死盯着陈康年:“你说什么?还能翻一倍?”
陈康年用力地点了点头,他指着远处几个正在最后调试的年轻工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懂得遵守标准、会操作新设备的年轻人。这就是陆总工说的,工业的力量。”
李师长沉默了。他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再看看下方那一片钢铁组成的队列,一股说不出的情绪从心底涌了上来。
他终于明白,陆扬所说的用工业体系去对抗,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几天后,西南军区。
一份加急的绝密文件,被送到了胥立友的办公桌上。
文件不厚,只有寥寥几页,但内容分量很重。
文件内容是,经军委研究决定,以红星厂生产的第一批次铁拳-1突击炮为核心,抽调各王牌部队精锐,组建我军第一支数字化合成营,代号利剑。
胥立友的目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