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立友将军的命令下达后,整个国家的工业系统都动了起来。
战争项目。
这四个字分量很重,让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睡不着觉。它代表了最高的优先级,所有资源都要向它倾斜。
红星厂,这个沉寂多年的老军工厂,一下子活了过来,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废弃的车间重新亮起了灯,二十四小时都不关。刺耳的警铃代替了上下班的钟声,每隔八小时,就有一批满身油污、眼睛通红的工人冲出车间,而另一批工人早就等在门口,接替他们的岗位。
整个工厂里,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数千台机床一起运转,钢锭被锻打,零件在流水线上碰撞。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就是工厂现在唯一的动静。
食堂角落里,两个刚下夜班的钳工正端着饭盆吃饭。
“老师傅,不歇会儿?你这都连着干十六个钟头了。”一个年轻徒弟嘴里塞满了饭,含糊不清地说。他眼圈发黑,脸上却很有精神。
“歇个屁!”老师傅吃完最后一口饭,把饭盆往桌上重重一放,“老子多拧一颗螺丝,那边我那当兵的侄儿,就可能少挨一发子弹!”他擦了擦嘴,从兜里掏出包皱巴巴的烟点上,猛吸了一口。
老师傅看着车间方向通明的灯火,自言自语道:“以前是咱们家伙不行,只能拿命去填。现在陆总工把神仙兵器给咱们造出来了,要是还因为我们手慢,让前线的娃娃们吃亏,我死了都没脸去见马克思。”
年轻徒弟没说话,默默喝完盆里最后一点汤,站了起来。
“走,师傅,三号线的那个液压泵好像有点异响,我陪你再去听听。”
整个工厂没人抱怨,没人喊累。他们都清楚,自己手里打磨的,是能让前线战士活下来的东西。
陆扬的身影几乎每天都在生产一线。他不像总工程师,更像哪里有麻烦就去哪里的技术员。
“陈总工,你看。”陆扬指着一条新改造的装配线,对旁边的陈康年说。陈康年一脸疲惫,但眼睛里有光。
以前需要一个八级老师傅花半天才能完成的精密校准,现在被陆扬改成了十二个简单的步骤。每个步骤都由一台带定位装置的小型机械臂完成。工人要做的,就是把零件放到指定位置,然后按一下绿色的按钮。
“一个熟练工,带两个新兵,一天能干完过去一个老师傅一个星期的活儿……而且良品率是百分之百。”陈康年看着流水线上不断产出的成品,声音都在发颤,“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这是流程优化。”陆扬的表情很平静,他拍了拍陈康年的肩膀,“我们的目的,是让几万个普通工人,都能造出最好的武器。这就是工业的力量。”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