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抓住机会的尾巴,开启电子产业(4 / 8)

  「在引进的过程中,我们充分的去消化吸收它们的技术,下个阶段可以自己去对工艺进行升级,对相关的设备进行研发。」

    「等到投资6英寸晶圆厂和1微米制程的新工厂的时候,就可以实现一部分设备的国产化,一部分从国外继续进口。」

    「争取在整个九十年代,彻底的完成晶片生产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工作,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江辉把自己的想法跟朱建生快速的说明了一下。

    按照他的预测,就算是采购美利坚晶片厂家的二手设备,5英寸晶圆厂和3微米制程的所有设备和工厂投资也会超过2000万美元。

    在这个年代,绝对算是一个大项目了。

    更加不用说借着这个机会,宝马汽车集团这边需要招募大量的半导体技术人员。

    这种人员基本上都是学历不低,需要给他们解决住房丶孩子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才能挖过来的。

    「半导体产业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不过你们单纯的搞晶片,也还是很不够的吧?」

    既然江辉想要进军半导体产业,朱建生自然就要基于产业发展的角度跟他好好的聊一聊。

    毕竟半导体产业的范畴很是广泛,到底如何布局,是需要考虑清楚的。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锤子。

    「确实如此,除了晶片的生产之外,内存丶二极体丶三极体和PCB板等元器件的生产也不能落下。」

    「我们下一步准备开发电喷发动机,上面很关键的发动机控制单元上面,就需要使用到所有的这些元器件。」

    「将来这些核心的元器件,我们肯定都是需要具备自己生产的能力。」

    「并且伴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像是ECU这种控制单元,在许多部件上面都会有需求。」

    「我们现在提前布局,也算是为集团将来保持汽车产业上面的竞争力做准备。」

    江辉对后世华夏汽车产业缺晶片的那段历史实在是记忆太深刻了。

    平时一块5元钱的晶片,在2021年缺晶片的时候,市场价格可以飙升到几百块钱一颗。

    这简直就是抢钱啊。

    关键是有的时候你还抢不到。

    更加让人恶心的是缺晶片的局面持续了好几年,这明显已经不是正常的现象了。

    要是华夏掌握了这些晶片技术,几年时间都足够投资几个新工厂出来了。

    这背后完全就是晶片巨头在作怪。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