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晶圆厂普遍都是只能生产三英寸的晶圆,而国际上主流的是五英寸的晶圆厂,甚至有个别厂已经在生产六英寸的晶圆厂。」
「而我们国内连四英寸的晶圆厂都没有。」
江辉今天跟朱建生讨论半导体产业事情,之前自然是已经做过一些准备工作。
要不然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言之有物。
这显然不符合江辉的做事风格。
「至于在晶片制程上面,我们导入的加工设备,那就更是落后了。」
「好几个工厂导入的都是5微米制程的设备,看起来一条产线只要三五百万美元,很便宜的样子。」
「如果这些设备导入之后,产能可以全部利用起来,倒也有一些意义。」
「毕竟不管是生产的晶片用来出口创汇,还是满足国内工厂的需求,都是有价值的。」
「但是因为一口气导入了太多的二手设备,而国内相关的产业需求又没有上来。」
「出口创汇方面,人家对于落后的晶片需求也是在不断的下降。」
「最终一半以上的工厂,产能都是大量的限制。」
江辉继续说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其实在七十年代的时候,甚至是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内半导体产业都不算落后。
但是最近十年,特别是最近五年相关部门完全不在半导体产业做重大投资。
又因为工厂利税缴纳方式的调整,各个工厂都只在乎盈利,不关注新产品研发。
所以哪怕是挣了钱,大家也是用来扩大生产规模,继续采购二手设备,而不是自己去研发新技术。
这麽一来,国内晶片技术水平一下就明显落后于美利坚和东瀛了。
甚至高丽和宝岛省那边的半导体产业也快速的追赶上来,并超越了华夏这边的表现。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不过现在我们整个国家都还处于比较困难的状态,经费比较有限。」
「这些年都已经陆续下马了好几十个大项目了。」
「当年的三汽项目,不也是因为经费不足的问题下马了吗?」
「然后运十丶光刻机丶直8丶远程轰炸机丶大型飞弹驱逐舰等一些很重要的项目,也都因为经费不足等各种原因陆续下马。」
「半导体产业整体经费不足,研发投入不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建生之前一直都在五机部的体制内工作,对于军工产业的许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