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报热水瓶做的更好。
所以这段时间他都在为如何更好的抽真空做准备。
不管是重新设计玻璃瓶上用来抽真空的孔,还是改造专门的抽真空蒸汽,都是为了今天的最终确认。
很快的,一个有一个特制的双层玻璃瓶就被放到了抽真空设备上,戴全很是熟练的亲自操作了起来。
搞定一个瓶子之后,自然就有匠人帮忙给它往里头加热水。
就这么折腾了一个来小时,一百个样品已经全部装上了热水。
现在就等着每隔半个小时就拿三个出来确认一下温度,最终绘制一条温度变化曲线出来。
如果这个变化曲线符合戴全的设想,立马就会安排玻璃作坊开始大规模的生产这种特制的双层玻璃。
甚至为了让热水瓶能够更快的推到市面上,戴全已经让人用竹子编织了一个外框。
到时候把玻璃瓶放在竹筐里头,开口处再塞上软木塞,一个后世七八十年代最流行的热水瓶就诞生了。
之所以要用一个竹筐来包裹,主要是考虑到了减震和成本问题。
后世普遍都是用铁皮来制作成外壳。
但是铁这个东西的价格,自然要比竹子贵很多。
哪像是后世,竹子制作的工艺品一样的外框,价格比铁制的要贵。
“戴师傅,水温现在是九十五度!”
“戴师傅,水温现在是九十一度!”
“戴师傅,水温现在是八十八度!”
“戴师傅,水温现在是八十五度!”
……
伴随着助手的不断汇报,戴全脸上慢慢的露出了笑容。
装了热水之后,过了四个小时还能保持在七十多度,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据。
而在装了八个小时之后,仍然能够保持四十多度,这基本上已经不影响大家喝热水了。
至于十二个小时之后水温变成了二十多度,那也算是正常了。
要知道现在外面的气温可是零下几度呢。
正常情况下,热水瓶里的水能够支撑八九个小时就基本上够用了。
再要更好的,只能是后面不断的提高了。
虽然抽真空设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显然没有达到完全的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