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热闹的文登码头(继续三合一,求月票)(5 / 8)

大唐孽子 南山堂 6154 字 5天前

sp;   “上等珍珠一箱,缴纳一成作为市舶税!”

    “金锭三百二十斤,缴纳市舶税三百二十金币!”

    市舶税的人员,以及借调过来的账房很快就开始分组确认各艘船只的市舶税缴纳情况。

    通过这几年的运作,市舶司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征税体制。

    像是人参这样的东西,你很难去准确的估价。

    如果按照商家从海外收购的价格来计算,先不说商家很容易弄虚作假,对市舶司来说,也会损失大量的税收。

    但是如果按照大唐市价来征税,有的时候市舶司胥吏和商家之间也很难完全取得一致意见,并且也会腐败留下了空间。

    所以像是这种价值比较高,价格比较难以衡量的东西,都是直接按照征税比例,缴纳实物税。

    反正在唐朝,实物税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物税才是主流,直接缴纳钱财反而是非常少见的。

    至于这些实物税收上来之后怎么处理,市舶司也有自己的一套流程。

    反正无非就是上缴和售卖,不会烂在各地市舶司的仓库之中。

    当然了,像是不好保管的东西,就不会使用实物税,而是根据事前公布的折价,直接缴纳税银。

    “东家,这一次我们还真是发了!平白在平壤城多了十几处大宅子不说,还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大量的高句丽特产。就连许多的金器、银器,价格也非常低廉。哪怕是直接融化了当做金锭、银锭来售卖,都还有大量的利润。”

    淳于博下了船之后,第一时间就去见淳于难了。

    反正缴纳税负、搬运物资这些东西,不需要他这个刺史府的亲信幕僚去操作。

    “嗯,我看看到了!单单我们淳于家的商队登记缴纳的市舶税就高达十几万银币,而我们的商队跟随大军出征的时候,携带的所有物资和银票加起来也不过是这个数。”

    淳于难的心情很不错。

    刚刚他可是亲自看到商队的人员在那里登记市舶税的情况。

    因为船只众多,市舶水师已经从最开始的全船货物确认,变成现在的主动申报为主,胥吏上船确认以及仓库抽查等方式相结合的新式来确保市舶税的足额缴纳。

    当然,这种做法肯定免不了个别商家会夹带私货,甚至逃避缴纳市舶税。

    比如说,明明船上装的是价值高昂的貂皮,可能登记的时候会写成是普通的狼皮。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