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瑰宝《三字经》(2 / 3)

bsp;   人的性格相差很大,甚至是两个相反的极端,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等因素的不同所造成的。而人最初的本性却是相差不大的。

    这样的道理,雷超之前当然也明白,只是并没有多想。

    现在,这样的道理,被简简单单的十二个字归纳在一起,竟是如此的震聋发聩!

    雷超喃喃的将这十二个字,一连念了好几遍,越念越是感觉,这似乎像是很早就已经存在了的圣书一般。

    念了几遍之后,雷超才想起,后面还有许多的这样的三字短句,心情顿时变得更加的激动和期待。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

    雷超就这样一路读下去,读的很慢,但却根本停不下来。

    一直读到最后四句。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将这一部叫做《三字经》的圣书读完,雷超连续做了好几个深呼吸,却仍然无法让自己的心平复下来。

    他太震撼了,这一遍读下来,虽然有些地方,他还没有完全弄明白其中的意思,但他已经在这短短的一千余字里,看到了太多的东西。

    其中包括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

    他在其中还看到了许多的历史人物,以及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的典故。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又比如,“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其它的还有很多,雷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雷超的心才基本平复下来。

    “如此超凡脱俗的作品,居然会被那些网友说成是奇葩作品,还说人家这是一部经书,人家这明明就是一部圣书,好不好?一群没有眼力的家伙。”雷超在心里如此“义愤填膺”的想道。

    只是他浑然忘记了,他当时也是抱着看奇葩作品的心思,去搜索“三字经”三个字的。

    心中腹诽一阵,雷超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这书到底是谁写的?谁这么牛逼?这绝对是要上天的节奏。”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