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窃火者(2 / 2)

维度裂痕 辺涯 1879 字 1天前

nbsp;  清单上罗列着顾杉急需的那些精密零件和仪器,申请部门是“新型材料预研项目组”,申请人:陈远。状态:已批准,待采购。

    陈远的留言言简意赅:“货已订,三周后到。走我的私人渠道,风险自负。另,小心。院里有‘别人’在打听第七实验室的废料处理记录。”

    “别人”?

    顾杉的眉头紧锁。除了张震,还有谁会对一个已被定性为“事故”的废弃实验室感兴趣?

    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心头。但他没有选择。陈远提供的这批物资,是黑暗中的唯一稻草。他成了科学的窃火者,只能在这条灰色的道路上走下去。

    当天晚上,顾杉再次潜入地下实验室。他没有能力进行主动实验,但他可以分析现有的数据。他将那段三秒钟的“求救信号”输入电脑,动用所有能用的计算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解析。

    他分析它的频率谱、时域特征、调制深度……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放过。

    数小时的不眠不休后,一个惊人的发现让他汗毛倒竖。

    这段信号,并非“原生”的。

    它像是……一个“转发”的信号。

    在极其精细的频谱分析下,他能看到原始信号被一层极其高明的手段包裹、转译,最终以他和思瑜的私人密码形式呈现出来。就像一个不会中文的人,利用一个完美的翻译器,说出了地道的中国话。

    这个“翻译器”是谁?是思瑜在维度缝隙中找到的工具?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更让他心惊的是,他在信号的背景噪音里,剥离出了一段极其微弱、几乎无法辨识的、完全不同的规则脉冲。这段脉冲冰冷、精确,充满了非人性的数学美感,与思瑜求救信号中蕴含的情感波动截然不同。

    仿佛在思瑜的呼救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沉默的、冷静的旁观者,或者说……监视者。

    * * *

    (顾杉日记 - 续)

    陈远送来了火种,我感激他。但火焰尚未燃起,我已感受到来自黑暗中的注视。

    思瑜的信号并非“原声”,这背后意味着什么?那个隐藏在背景噪音里的冰冷脉冲,又是什么?

    深渊并非寂静无声。它在回应,但回响里夹杂着我无法理解的杂音。

    我必须更快!必须在“他们”注意到我之前,在思瑜的能量耗尽之前,找到她!

    我仿佛一个在雷区奔跑的人,看不到脚下的危险,眼中只有前方那一丝微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