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王朝败家子-21-宋徽宗赵佶(1 / 2)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唐太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爱和喜好,其实这无伤大雅,但是当这个人登上那个最高的位置时,就有些不妥当了。

赵佶可以喜欢一个擅长书法的人才,但宋徽宗应该选择的,是一个能做实事、心怀百姓、才能卓越之人,而不是什么擅长阿谀奉承的臣子。

他确实是用人不当。

【徽宗末年,致仕已多年的蔡京还以太师领三省事掌握朝政。徽宗时期始终是蔡京及其党羽的天下,他们打着绍述神宗改革的旗号,作为排斥异己打击反对者的幌子。

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贿赂公行,卖官鬻爵,“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他们更是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还苛捐杂税,积累了大量财富,“今泉币所积赢五千万”;除此以外,他们还大兴土木,不仅在宫城之北建筑稍小于宫城的延福宫和规模更大的艮岳,还趁机利用搜刮的民财大修各自的豪华宅第。

上蒙蔽天子,下欺压百姓,有着这样的宰相在,宋朝又怎么可能好呢?

也正是在这样的压迫下,宋朝的朝廷内外日渐败坏,内部腐败,外面起义,宋朝也来到一个岌岌可危的境地了。】

现在依旧是站在王安石这边、一心推行变法的宋神宗赵顼,听到后也是呆滞很久。

怎么回事?他上位后,正是见到了此下疲软的朝政,所以才动了通过变法来振兴宋王朝的念头。而也正是天幕的出现,让素来受他欣赏的王安石在变法中查漏补缺,怎么后世中的宋王朝,还看着更加的不堪呢?

这个宋徽宗是他的十一子?靖康之难那不就是很近了?他推行的变法,当真毫无用处吗?

他不愿意相信,甚至默默下定决心,等这次直播结束,就下旨,一定不要让这样的人接任皇位,哪怕他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行。

宋神宗赵顼正沉思间,天幕之上的画面随着玉不识的讲解再转。

只见那朝堂之上,百官各有心思,而有志之士则被打压排挤;在朝堂之外的民间,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变得困难,各地起义不断发生。

赵顼抬头便看见了这些内容,顿时气得握紧拳头,心中暗恨为何无人阻止这般乱象。

殿内的的朝臣们也是看得闷火,但也还是安慰道:“陛下,这天幕虽展现后世之事,然此刻我朝尚有转机。陛下若坚定变法,广纳贤才,去除奸佞,必不会重蹈覆辙。”

这话赵顼爱听。他微微点头,目光重新变得坚毅。

至于那些反对变法的?他选择不去听。他还是喜欢王安石他默默想着,还是要等直播结束,他定要在召见王卿,变法还是要尽快推向正轨,避免走向那衰败的命运。

靖康之难,没有人想要让他发生。

【那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军是个什么情况呢?

公元1119年,也是宣和元年,宋江起义于河北路,同年十二月已发展为有一定规模的农民起义军,被称为“河北剧贼”,北宋朝廷曾下诏进行招降。但宋江未受招安,而是于次年转战南下京东路,被称为“京东贼”,活动于青、济、郓、濮诸州境内。

但这并不是规模最大的起义军,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的是方腊起义军。也是在差不多的时候,南方的方腊举行起义,发展迅猛——深受“花石纲”之害的两浙人民纷纷响应,起义军随即攻占睦州、歙州。

消息传到首都开封,徽宗立即派亲信宦官、知枢密院事童贯统率数十万原准备攻辽的大军,迅速南下。

只是他们的反应还是晚了一步,起义军在差不多的时间,已攻占两浙路首府杭州,方腊拒绝部属关于北上抢占江宁,控扼长江天险抗击官军渡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