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万历的推手。
【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晟致仕。潘晟乃张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标明了张居正的失宠。
而后,言官把矛头直接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而且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张居正在世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诧异?
有人说,这是因为万历皇帝在张居正长久的压迫下“疯了”,所以想要报复。
或许有人会说,张居正生前并不曾苛责自己,甚至很会享受。只是谁也想不到,张居正被万历抄家,最后只抄出了几百两银子,一如曾经的于谦被抄家,挖地三尺也找不出一件绫罗绸缎。两个人的遭遇是一样的令人心痛和不甘。
最后,明神宗、也就是万历皇帝是在舆论的压力下,中止了进一步的迫害。
这位振兴了明朝的张首辅,是到了1622年,即天启二年,才由明熹宗为其复官复荫。】
【但历史不会抹去他的名字。
张居正是将万历皇帝当做一代明君来培养的,或许教儿子都没有这么用心。帝师也好,首辅也罢,他怎么称不上一句“鞠躬尽瘁”呢?
那他的下场,真是是“罪有应得”吗?
海瑞这位曾经的政敌,并没有落井下石,他对张居正的评价,便是那八个字“工于谋国、拙于谋身”。他这样聪明的一个人,真的没有料到自己的身后事吗?
“世间已无张居正,躬身俯首拜江陵。不忍归客泥沾鞋,冰雪铺就白玉街。”
“谁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风雪送一人。”
张先生,一路走好。】
听到最后,尽是沉默。搭配着“张居正雪中一人独行”的小故事和图画,其中的孤独感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他的身后事,玉不识是概括性的介绍,但天幕中给出的资料是详尽周全的。
或许像商君那样身死法未灭才是稀罕,更多的,还是像范仲淹和张居正这样,改革的主持者一死,他们所主持的改革也便烟消云散了。
“世间已无张居正”,但总有人会记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