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哪种”
……
故事……还要从五十年前说起。
那恰好也是一个冬天。
洛阳的冬天,虽然没有那么冷。
但你若是穿得单薄,也是活不过去的。
恰好……
那一年,正逢黄河改道,水患频发。整个中原地带,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无数庄稼地被毁,许多沿河百姓更是直接被洪水夺走生命。
杨逸莀並不是洛阳人士。
但因为那段时间,洛阳並不靠近黄河水灾爆发的河道附近,所以没有遭受到太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在前一年夏天,无数黄河下游的灾民,就涌入了洛阳城。
杨逸莀也是其中之一。
不知道他具体是哪里人士,总之,他的家人,全部都在水灾和之后,失去了生命。
他一个人逃难,一路逃到了洛阳城。
他又瘦又小,那个时候不过几岁,但却能徒步那么多里,一直活著走到洛阳。
可以说,这个孩子对生的执著,真的很强。
“黄河……”
上官落听到这里之后,忍不住看了林易一眼。
林易挺了挺胸脯,道:
“黄河治理,从古至今,就是一项大工程!任何不关注黄河民生的朝代,都將受到史无前例的肘击。”
“老子天天把重心都放到黄河那边,那肯定是高瞻远瞩!”
上官落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如果是林易吹得其他牛,她或许还不太相信。
但关於黄河这方面的。
应该还真不是林易吹牛。
毕竟林易作为一个绝望的文盲,他当官,基本上从来不搞那些虚的。
林易为政的这段时间做得所有事情,其实用两个字就能概括:
“实用!”
林易是一个非常脚踏实地的人。
他从小到大,对於执政,就记得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在上歷史课,一觉醒来,听到那个平时说话像是嘴里含了点什么,从来说不清楚话,而且还非常催眠的老太太歷史老师,说出来了那八个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之后,因为林易只记得这四个字,所以就开始以这八个字作为自己的从政格言。
所以他做得大部分事情,都跟治水有关。
直到前一段时间上官落问林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得不是治水吧那个水,应该是代指的人民百姓吧”
林易一愣:
“是这么回事吗”
上官落:“”
虽然林易会错了意思。
但他还算是能干,这一年多,吭哧吭哧往黄河那边送钱送人力。
再加上这几年黄河似乎没有太多肘击的欲望,还真的让黄河沿岸稍微富庶了一些。
也算是阴差阳错。
不过林易虽然没有搞懂这八个字。
但他毕竟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他也知道,民生是一个国家治理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他在治水之余,所有的决策,基本上都是以“民生”作为第一要务。
龙也对林易的这些实绩比较认可:
“的確……林相这些治水的功绩,还是相当让人敬服的。”
“不过杨逸莀那个时候,並没有林相这种好大臣……”
“而且,甚至还都是烂人。”
……
原本五十年前,大楚还是大齐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