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跨维度试验(1 / 3)

    沙漠之下,原“小北斗计划”第七前哨站的废墟深处,改造工程的轰鸣声日夜不息。

    在曼恩团队近乎不计代价地运来大量建筑材料的支持下,陈瑜的机械造物——那些沉默的战斗机仆和经过初步智能升级的仿制伺服颅骨——正以惊人的效率工作着。

    巨大的工业切割器喷吐着灼热的离子流,将锈蚀的隔断墙融开;重型搬运单元挪开坍塌的混凝土块,清理出主干通道;新的复合装甲板被铆接在关键结构点上,替代了原本脆弱的内壁。

    一个符合机械神甫标准的、集安全、能源、研究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基地已初具雏形。

    中央反应堆室、主实验室、机库、防御阵列控制中心……区域的划分清晰而高效。

    在这片繁忙景象的核心——临时划出的屏蔽实验区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异常安静,只有能量导管低沉的嗡鸣和设备散热器的轻微气流声。

    陈瑜高大的暗红色身影矗立在区域中央,面前的工作台上,维度传送仪——那个暗金色的黑暗科技时代造物,正缓缓悬浮在复杂的力场约束器中,表面的纹路如同呼吸般明灭不定。

    新的、更稳定的能源供应,让他对这件远古遗物的研究得以深入。

    然而,随研究深入,陈瑜愈发意识到直接进行生物体跨维度传送的巨大风险和不稳定性。

    随机传送无异于自杀,而定位坐标的精确操控,远非当前条件所能及。

    “直接传送能量或信息脉冲,在维度障壁的干扰下,信号衰减和畸变率可能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几乎无法传递有效信息。”陈瑜对悬浮在侧的伺服颅骨“老伙计”分析道,猩红的光学镜头扫过传送仪,“我们需要一个更可靠的信使,一个能够承载信息、并能在目标环境自主执行任务的物理载体。”

    他的目光转向工作台一角。

    那里放置着一颗刚刚完工的特制伺服颅骨。

    与工坊内其他粗糙的仿制品不同,这颗颅骨采用了从曼恩提供的物资中精选出的高纯度合金与一颗新鲜的培育大脑制作,结构更加精密,内部集成了一个陈瑜精工手搓的小型但高效的能量核心和强化过的数据存储/发送模块。

    它的眼窝中镶嵌着高品质的光学传感器,此刻正闪烁着待命的微光。

    “逻辑核心已载入最基础的生存与任务协议,抵达战锤世界后,优先隐藏自身,然后尝试发送我设定好的加密信息。”陈瑜一边进行最后的检查,一边对着身边的伺服颅骨自言自语:“根据我的推算,它穿越过去的坐标应该就是我之前进入的那个古代遗迹。

    只要一切顺利,信息被滞留的机仆和护教军接收到,那我就可以展开后续计划了。”

  &nb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