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西街交融暖意浓,戏台共情盼盛会(2 / 3)

    没有国界隔阂,没有语言障碍,只有对好日子的期待,对交流的欢喜。

    待悬日挂上天空,怡红院戏台前的空地上已摆满青石凳。

    粗布帘子刚掀开,百姓和外商就拎着小板凳往前排挤。

    吴婶站在巷口,捧着叠粉白色戏票免费分发。

    “今日演《北徐渔女》和《海晏河清》选段,都别挤,人人有份!”

    戏票票根印着浅醉手绘的渔女图案,裙摆飘着海浪纹,背面小字写着“文盛之会预热场”,拿到票的人都忍不住翻看。

    苏木捏着票,凑到译官身边问:

    “这戏讲的是渔民的事?跟我们草原的牧歌一样动人吗?”

    译官笑着点头:“比牧歌还贴近平民,客人看了就知道。”

    时念刚在模型区跟阿福交代完细节,就见浅醉从后台走出。

    浅醉对台下喊道:

    “今日演渔女寻父遇樵夫段落,素心姑娘的琵琶还加了北徐渔歌调……”

    素心坐在侧台,指尖轻拨琵琶,清泠调子混着海浪般的节奏漫开。

    前奏刚起,台下瞬间安静,北徐商队的渔民不自觉挺直腰板。

    凝霜饰演的渔女从后台走出,戏份演到高潮的时候,她的声音里都带着哽咽。

    不少人都被感动到落泪。

    时念站在远处看着,脸上满是欣慰的神色。

    不用刻意解释,一个眼神、一句唱腔,就能跨越语言隔阂,让不同国家的人找到共鸣。

    戏台的热闹尚未散去,怡红院后院书房里却透着安静的甜。

    暖夏坐在藤椅上,捧着一本送给慈幼院孩子的书。

    这是婴宁刚完成的慈幼院礼物,共三十本,每本都缝着浅粉色布壳,上面绣着圆滚滚的小兔子,是暖夏之前教婴宁的花样。

    “婴宁,你这做的真好看。”

    暖夏翻开一本,指着陆襄画的《小星星》插画,上面满是歪歪扭扭的星星,却没署名。

    “小襄儿忘了签名字,孩子们拿到会不知道是谁画的,咱们帮她补上吧。”

    婴宁连忙点头,从抽屉里拿出支小毛笔蘸了淡墨。

    “暖夏,我扶着本子,你写好不好?你的字好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