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民生交流”的初心稳步推进。
“念姐,明天要不要再过一遍开幕流程?”
晚晴拿着流程表走过来问道。
时念点头:“好,你们确保万无一失就好。”
次日清晨,早春的晨光刚漫过孔迩街的青石板,就被一阵热闹的吆喝声搅活了。
街口的老槐树刚抽新芽,枝桠上挂着串写有“文盛之会”的红灯笼。
风一吹,灯笼穗子扫过路过行人的头顶,惹得孩子们笑着追跑打闹。
时念牵着陆襄的手走在街上,阿福跟在身后,手里拎着个空食盒。
吴婶特意叮嘱,让他们带些新鲜吃食回去,顺便看看街上的氛围。
“念姨姨,你看那个!”
陆襄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街角的摊位,眼睛亮得像星星。
那里支着顶深棕色毡帐,西疆商队的伙计正从马车上搬皮毛,阳光落在油亮的狐皮上,泛着暖融融的光;
旁边的木桌上摆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晒干的雪莲,巴图的侄子苏木站在摊后,用生硬的南齐话吆喝:
“西疆雪莲,二十两!换南齐的书也行!”
时念带着陆襄走过去,苏木一见她,立刻露出爽朗的笑容:
“时老板!”
“你想换书?”
时念指了指不远处的怡红书坊赠书摊:
“那边就有伙计负责赠书……”
待与苏木聊完,时念这才带着陆襄前往赠书摊前。
阿福蹲在赠书摊旁,看着西疆商队的毡帐,见时念过来,他立即站起:
“念姐,我之前做西街模型的时候,要是把这毡帐也加上就好了,跟北徐的渔摊、滇国的织架摆在一起,才更像真的天下大同。”
“等文盛之会结束,咱们再补做个商队交流模型。”
时念笑着点头,“你做决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