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有些犹豫。
“去试试,按高出一成的价格买。”
时念拍了拍他的肩,“你快去快回。”
阿福应着往西街跑,雪后的青石板路滑,他差点摔跤,扶住墙才稳住。
到了木料铺,见掌柜的在给门板上油,阿福气喘吁吁跑过去:
“掌柜,您这儿有松木吗?”
“我们等着用,如果有我们按售价加一成,有多少要多少!”
掌柜闻言愣了愣,随即笑着往后院指:
“巧了,年前进了批好松木,本想年后卖,你们要就先拿!”
“数量够不够?不够我再帮你调些。”
阿福跟着去后院,见堆着十几根笔直的松木,顿时松了口气:
“够了够了!太谢谢您了!”
“谢啥,去年要不是你们,我那批木料就砸手里了。”
王掌柜让伙计帮忙装车:“就按成本价给就行,咱们是老交情了。”
阿福不肯,硬把多出的银子塞过去:
“该给的得给,您开门做生意也不容易。”
两人推让半天,王掌柜才收下,还多送了两根细木。
等阿福带着木料回到怡红院,伙计们都围上来,大力扛起一根就往戏台跑。
“这下能开工了!争取今日把框架搭起来!”
阿福看着忙碌的众人,往书房方向望,见晚晴从屋里出来摆手,知道暖夏没事,再次投身忙碌。
书房里,暖夏趴在案上整理“各国文化禁忌手册”,宣纸上用墨笔写着“西疆。
吴婶端着红枣糕走进来:
“快尝尝,刚蒸的,暖夏你得多吃点补气血,陆襄也吃,别光顾着写字。”
暖夏咬了小口,甜香里带着红枣的软糯。
“好吃,吴婶您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吴婶坐在一旁看着她们抄录手册,又叮嘱:
“累了就歇会儿,别总坐着,对腰不好,我炖了银耳汤,一会儿给你们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