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婶指挥几个小姑娘摆碟。
今日是时念从泉州回来的日子,也是怡红院为“泉州旧案昭雪”办庆功宴的日子。
“阿福,把那碟泉州鱼丸端过来!”
吴婶扬声喊,手里还捧着刚蒸好的团圆糕。
糕体金黄,表面撒着碎桂花,嵌着晒干的泉州虾皮,是她特意让人从泉州带来的。
“这糕得让阿念第一口尝到,泉州的海味混着咱盛京的桂花,才算真团圆。”
阿福扛着木盘跑过来,褂子的前襟沾了糕粉却没顾上擦。
“吴婶您放心,念姐刚进巷口,我这就去接!”
话音刚落,巷口传来熟悉的马蹄声。
时念坐着乌木马车,车帘掀开时露出带笑的脸,身后跟着苏湄和陈阿牛。
苏湄特意回来参加庆功宴,陈阿牛则是来送泉州交易署的最新消息。
“念姐!”
浅醉第一个冲过去:
“您可算回来了!”
“《泉州雪》我们排了半个月,就等您回来首演呢!”
晚晴也迎上来:
“念姐,这是给寒门学子的赠书,我已经整理好了,就等您说什么时候重启赠书活动。”
时念笑着点头,目光扫过院里。
吴婶的团圆糕冒着热气,戏台两侧挂着“沉冤昭雪”的红绸。
流芝抱着温子仁站在回廊下,见她过来,连忙让孩子对着她笑。
“子仁,快看念姨姨回来啦!”
怀里的温子仁似懂非懂,小手攥着流芝的衣襟,露出浅浅的笑。
像颗小太阳,暖得人心里发柔。
庆功宴设在戏台前的空地上,方桌上摆满了菜。
“开席喽!”
吴婶端着最后一碗鱼汤放在主桌中央:
“这鱼汤是按泉州的做法炖的,放了海菜,你们尝尝,跟咱盛京的味道不一样!”
众人围着方桌坐下,时念刚拿起筷子,陈阿牛就迫不及待开口:
“小小姐,我们走的时候,昌阿公还让我给您带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