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聚证旧案渐明晰,藏件苏湄赎前愆(2 / 3)

    如今李睿亲自送来,相当于给旧案加了最权威的佐证。

    她连忙起身迎上:“侯爷费心了,快请坐。”

    李睿将证据放在桌上,小心翼翼打开。

    里面铺着暗红锦缎,放着一卷泛黄宣纸,边角用细绫修补过,瞧着像是翰林院珍藏的孤本。

    轻轻展开,只见上面写着“泉州府关于晋江县主簿时舟一案的呈文”。

    落款盖着泉州知府的朱红大印,印泥虽淡,却依旧清晰。

    李睿指着呈文中段:

    “晋江县主簿时舟,于腊月初六将其擒获,初七以通敌叛国罪处斩。”

    “这和昌阿公说的、账本记的,全对上了。”

    时念心脏像被钝器撞了一下,疼得发闷。

    乔章林在旁看着呈文,忍不住叹气:

    “当年的于烈还真是一手遮天,连官府呈文都敢篡改,把揭发者写成通敌犯,何其恶毒。”

    “不止如此。”

    李睿又翻到呈文末尾,那里有一行小字批注,是当年翰林院审阅时写的:

    【此案存疑,时舟家属未获罪证,然于国公势大,暂按通敌论处。】

    这行小字像一道微光,证明当年并非所有人都被蒙蔽,还有人悄悄记下疑点,为今日翻案留下痕迹。

    就在这时,晚晴和苏湄从后院走来。

    苏湄走到桌前犹豫片刻,才把油纸包放在时念面前:

    “我……我还有东西。”

    时念疑惑地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几张泛黄麻纸,上面是苏湄娟秀的字迹。

    抄录的是几段书信内容,开头写着“于国公致东宫太子殿下”。

    内容赫然是【时舟不死,盐铁难续,已安排人诬其通倭】、【苏家船队知晓太多,腊月初八已处理,沉入泉州湾】……

    每一段都直指于烈当年的恶行,和当年苏家船队被撞沉、时舟被灭口的真相。

    “这是……”

    时念声音发颤。

    “是静妃那里的抄件。”

    苏湄眼眶红了,指尖攥得发白:

    “这些年我在静妃身边当差,她让我留存于国公与东宫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