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民心破谣言证清白,御邀入宫议寒门(3 / 4)

人各盛了一碗,笑着说:

    “今日这戏演得解气!”

    “那些造谣的,就该让他们知道,百姓的眼睛是亮的,不是他们想骗就能骗的!”

    所谓的反击,从来不是靠权力压制,而是靠百姓的信任。

    你帮他们解决粮价高涨的难题,帮他们的孩子走进学堂,他们就会在你被造谣时,站出来替你说话,用事实证明你的清白。

    阿福从外面跑进来,手里举着张皱巴巴的假画像。

    上面被百姓画满了叉,还写着“谣言可耻”四个字。

    “念姐!街上的假画像都被百姓撕光了,大家还把咱们的怡红院善举贴在原来的位置,陆承业的人见势不妙,早就跑没影了!”

    时念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盛京的灯火,夜风里带着戏台散场后的欢笑声,还有百姓讨论“怡红院是好人”的话语。

    这一夜,怡红院的人都没早睡。

    时念坐在书房里,翻开《蓝星故事集》,正好翻到“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那页。

    她提笔在旁边写了一句:“民心是最好的证据,正义藏在百姓的眼里,藏在每一件为他们做的实事里。”

    写完,她望向窗外的戏台,月光落在空荡荡的戏台上。

    像在为这场“谣言与真相”的较量,画上一个温暖而坚定的句号。

    仲夏的晨光裹着层薄热,漫过盛京皇宫的朱漆大门时,将门口的石狮子染得暖融融的。

    时念坐在马车里,车帘缝隙里能瞥见宫道两侧的古槐。

    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像在无声迎接这位从民间来的“文化变革者”。

    自上月春螺巷民生议事区帮顺天府解决粮价、入学难题后,怡红院的名声在民间更响了,

    连不少朝臣的奏疏里都写着“怡红院心系民生,为朝廷收拢民心,功不可没”。

    可时念没料到,南齐帝会直接下旨邀她入宫,且议题是“参与制定《南齐寒门扶持令》”。

    这是南齐开国以来,第一次让商户出身的女子参与朝政决策,足以见得南齐帝对她的信任。

    可时念的心里却觉得并非如此……

    马车停在宫门口,连福亲自来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时老板,陛下已在内候着了,您随咱家来便是。”

    穿过回廊时,连福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几分讨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