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凤纹手谕、刘嬷嬷证词放在一起。
至此,证据链终于完整。
从祁昭宁绑架案到苏家旧案,从东宫贪腐到于国公府破坏海运。
所有线索都指向皇后与太子,只待宗亲宴当天,当着宗室亲王和朝中重臣的面,将这一切公之于众,还所有受害者一个公道。
苏湄靠在东厢房的软凳上,听着灶房传来的鸡汤香气。
她想,或许等宗亲宴结束,她可以不用去江南。
就在怡红院找个差事,帮书坊整理抄本,或是教寒门学子识字。
远离皇宫的尔虞我诈,做个普通的女子,过安稳日子,也挺好。
次日清晨,早春的晨光裹着层薄暖。
漫过怡红院的青瓦,恰好落在灶房飘出的炊烟上,把细碎的烟絮染成浅金色。
吴婶正站在灶台前翻煎饺。
见暖夏端着木盆从后院过来,她笑着喊:
“暖夏,快来尝尝刚煎好的,外酥里嫩,给阿福也留两个,他巡逻辛苦!”
暖夏应着,刚把木盆里的脏衣服放进洗衣桶,就见回廊尽头走来个穿月白宫装的女子。
女子鬓边簪着支宫花,身后跟着个拎食盒的小太监,步态端庄却难掩几分优越感。
一看就不是盛京普通商户家眷,倒像是宫里来的人。
“这位姑娘,请问时老板在吗?”
女子走到暖夏面前,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疏离。
她是静妃身边的亲信宫女凝月,此次是受静妃之命来怡红院。
“我是皇宫里来的,奉静妃娘娘之命,有要事与时老板商议。”
暖夏心里一动,不敢怠慢,连忙引着她往书房走。
路过戏台区时,浅醉正带着姑娘们排练。
琵琶声清泠泠的,但气氛却格外热闹。
凝月却没多瞧,目光只在院里的书坊、戏台、客房上快速扫过。
书房里,时念刚看完杜元介从青州发来的分会近况信。
青州书坊已恢复正常营业,《民生篇》卖得极好,不少寒门学子还主动来帮忙推广。
见凝月进来,她放下信纸,客套寒暄一番。
“凝月姑姑远道而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