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水。可如果他们背井离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云州,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这不合常理啊。”
尤澜微微一笑,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他胸有成竹地说道:“想要马儿跑,总得给点草料吧?光靠一份邸刊,自然是不够的。”
“那……你的意思是?”臧阑试探着问道。
“科举!”尤澜斩钉截铁地吐出两个字。
“科举?”臧阑和臧沁雯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地惊呼道,脸上的表情更加疑惑了。
咋又和考试挂上钩了?
在他们看来,科举虽然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对于世家子弟来说,吸引力并不大。
毕竟,那些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大多都是寒门子弟,他们希望通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光宗耀祖。
而世家子弟,有家族的荫庇和举荐,根本不需要通过科举来证明自己。
他们渴望在本地考试中一鸣惊人,简直易如反掌,根本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
两人实在想不通,尤澜的这番操作,究竟意欲何为。
尤澜看着两人一脸茫然的样子,故意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咱们可以在科举上做点文章嘛。”
“比如,提前一年半载,就把主考官的名单给公布出去,你们觉得怎么样?”
臧沁雯听了,差点没跳起来,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夫君,你……你没开玩笑吧?提前公布主考官?这……这岂不是明目张胆地鼓励徇私舞弊吗?”
尤澜点了点头,肯定道:“没错,娘子,我就是要让它‘名正言顺’。”
“可是,这……”臧沁雯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这对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太不公平了!”
通常情况下,主持科考的大佬,都是临近考试的时候,才临时从朝廷官员中选派的。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提前打点,徇私舞弊,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可如果提前公布主考官的名单,那岂不是给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可乘之机?
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拉拢关系,贿赂主考官,为自己的子弟谋取私利。
这对于那些十年寒窗苦读,一心想要通过科举来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胡闹!”
臧阑也忍不住了,他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喝道。
“这样一来,朝堂岂不是又要被那些世家大族给把持了?”
“孔首辅这些年苦心经营,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局面,岂不是要被你这一招给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