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章 百户所风波(3 / 4)

。她从未被男子如此无视过,尤其是在她主动示好的情况下。

    传令兵见状,赶紧应了一声,引着萧山和沈青继续往前走。

    沈青赶紧跟上,经过林婉儿身边时,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那几乎要化为实质的、嫉妒和怨愤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背上。

    “哼!”林婉儿盯着沈青的背影,尤其是她和萧山之间那种无形的、似乎颇为熟稔的氛围,气得跺了跺脚,眼神变得愈发不善,“一个罪户贱女,也配……”

    土屋内,赵百户——一个年约四十、面色黝黑、下颌留着短髯、眼神精悍的中年军官,正坐在一张粗糙的木案后,擦拭着一把腰刀。见他们进来,他放下刀,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扫了过来,先在沈青身上一掠而过,随即定格在萧山身上,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和凝重。

    “你们就是李大军说的,有军粮改良之法要献上的人?”赵百户开口,声音洪亮,带着军旅之人特有的直接。

    沈青连忙躬身行礼:“民女沈青,见过百户大人。”她悄悄拉了拉萧山的衣袖。

    萧山并未行礼,只是微微颔首,声音平稳无波:“正是。大人可愿一听?”

    赵百户眼中精光一闪,并未计较他的“失礼”,反而身体微微前倾:“讲。”

    萧山直视着赵百户,语气不疾不徐,却字字清晰,直击要害:“……北境军粮,多以粗麦、粟米为主,蒸煮为食,易腐坏,不便携,耗柴甚巨。遇急行军或战时,常为拖累。”

    赵百户神色不动,但眼神更专注了几分。这些都是事实,也是边军的老大难问题。

    “……吾有一法,”萧山继续道,“可将麦、粟、豆,乃至薯蓣等物,混合研磨,炒熟,加以盐、及少许廉价硬脂,压制成块。如此,可数月不腐,携带极便,食用时以热水冲泡即可化开为糊,亦可干嚼果腹。虽口感粗粝,然……胜在耐储抗饿,易于补给。”

    他描述得简单,却勾勒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当前军粮体系的、极具可行性的方案!尤其是“压制”、“便携”、“热水冲泡”这些概念,对于常年为粮草头疼的边军将领来说,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赵百户的呼吸明显粗重了几分,身体坐得更直了,目光灼灼地盯着萧山:“此法……果真可行?造价几何?可能大量制备?”

    “……工艺不难,寻常石磨铁锅即可。造价低廉,远胜运输新鲜粮秣之耗。”萧山回答得言简意赅,却自信十足,“若大人允许,可小规模试制,一看便知。”

    赵百户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兴奋的光芒:“好!若此法真能成,于边军乃是大功一件!”他看向萧山的目光彻底变了,充满了审视和重视,“你……绝非普通流民。你究竟是何人?”

    萧山沉默了一下,缓缓道:“……落难之人,苟全性命于边陲。偶得一法,愿献于军中,求一安身立命之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