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时间浸染 离岸沿光(4 / 7)

或者把他的身体插在刀上这种,也毫无作用。

有工厂专门做了一个冰柜,想把他给封冻起来,但是他的体温在下降到30度以下时便会立即复温。

有些刑场将他深度麻醉后送进火葬场,直接烧成骨灰,但是他还是从灰烬开始慢慢聚合,最后长出完整的血肉。

有人想到用化学药剂改变骨灰的成分,但更是多此一举,因为火化本身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而由于其家属要求需要老k的骨灰,或至少要能够留有祭拜的念想,因此出于“人道主义”

,还不能将其灰烬完全分解,但怕就怕将其完全分解掉也无法杀死他。

于是他们又把老k的骨灰塞进完全密封的狭小的钢化玻璃中,然而他却像是石头缝里长出的小草一样,挤碎玻璃盒子,再度聚合起来。

于是他们又采用了新的办法,将他的灰烬和水泥混合,最后深埋于地底。

然而还是无法杀死他。

过程毫无疑问是极度痛苦的。

只是老k自己也没想到,国外竟然会有人因为所谓的“人道主义”

而对他起同情。

一时间各种舆论四起,拜这些人所赐,如今红国基本上没有执行委员会敢擅自对他动刀。

见物化的方式行不通,于是人们便开始转为寻求新的方式。

比如将他关进一间全黑的屋子中,房间中不透一丝光亮,也没有一丝气味。

这种“死刑方式”

在当时被称为“不死的死刑”

有一个着名的思想实验,名为“缸中之脑”

,它假设了一个十分科幻的场景——

将一个人的大脑单独摘出,放在营养液中保证其存活,再通过各种药剂和电流刺激不同的脑区使得大脑体验到“真实的感觉”

这一颗大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正体其实正处于一个缸中。

那么,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了:

你如何证明自己此时所见所感的一切,就不是电流和药剂所产生的虚假的感触?

你如何证明自己的本体不是一颗“缸中之脑”

呢?

这个思想实验的最终答案姑且不谈。

它对于如何对老k执行死刑的意义在于,它给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理解——

即:我们之所以能意识到“我在此处”

,其依据是基于于外界的刺激或者说是我们的大脑所接收的信息。

那么,只要将完全屏蔽掉外界的信息来源,将一切视觉嗅觉听觉感觉屏蔽,使得大脑无法判断“自己身处于此”

便可以达成“死亡”

的效果。

有专家认为,人类大脑的高级之处在于其强大的适应性,在这种完全封闭感觉的情况下,大脑会判断自己“已经死亡”

一开始或许会试图通过某些独特的反射来进行“自救”

但是时间一长,大脑反而会开始适应这种状态,最终从假死变为真死。

届时其人格将会自然泯灭。

于是乎,有一个刑场便真的这么做了。

那些行刑员们先是用一定剂量的镇静药物将老k的触觉完全封闭,再通过黑暗和完全的密封堵住视觉和听觉。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从心理学的意义上将老k的人格抹杀。

但是结果也显而易见,一开始完全黑暗封闭的环境彻底屏蔽了外界一切信息的进入,达到了极度接近死亡的效果。

但是实验从第三天开始出现意外,犯人老k开始跟幻觉对话——这意味着其人格和意识并未消失。

虽然专家坚持要将这场“死刑”

进行到底,但是由于类似的“感觉剥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