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悠悠,转眼便是百万年。
百万年时间的修行,韩华心中的欲念越发减少,他不再如初来时那般刻意求索,而是如深潭静水,映照万物而波澜不惊。
这一日,韩华周身大放光明,如同一颗耀眼的太阳,片刻之后才逐渐熄灭,他终于修行到了夜摩天第二境——化形境。
此境是夜摩天修行之路的第二境,在此之上,还有更为玄妙的层次,构成了夜摩天特色的修行体系。
夜摩天修行分为五境:
第一层境界:启明境,此为入门之基,觉醒自身夜摩天力,意志力初步凝聚,可在体内或体表显现微光,并能具现一些简单、微小的小物件,如一颗光点,一片虚幻的叶子。
第二层境界:化形境,意志力更为凝练,全身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可稳定具现出结构复杂的物体,如器具、小型建筑,甚至能具现具有简单生态的小环境。
具现之物维持时间更长,细节更为真实,大多数夜摩天人居于此境,他们共同构建了夜摩天丰富多彩的物质基础。
第三个境界:法喜境,此境并非追求具现物的宏大与复杂,而是回归意志本身的内照与调和,修行者于定中体验到无伪的宁静、通透与喜悦,这种法喜并非情绪波动,而是意志与宇宙韵律共鸣时自然生发的状态。
在此境界,夜摩天力的增长不再依赖于苦修,而是伴随着心境的提升自然流淌、积累。
第五个境界: 自在境,超越了对具现本身的执着,意志圆融无碍,可随心念而动,瞬间具现山河、城池,乃至日月星辰。
此境天人的意志影响范围极大扩展,可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具现之物,或在较大范围内定义规则,那是一种有限的法则具现。
他们往往能开辟属于自己的、稳定的小型领域或洞天,行事更为随心所欲,不滞于物,获得了自由自在生活的能力。
第五个境界:道境,传说中的境界,近乎于道,修行者的个体意志与夜摩天集体的宏大意志初步融合,无需刻意具现,心念所至,万物生灭随之演化,可谓言出法随。
他们的存在,就如同一个世界规则的凝聚点,是夜摩天稳定与秩序的基石,此境天人已极少显化于世,近乎于规则的化身。
从打坐中苏醒过来之后,韩华心中一动,一座大山从虚空中缓缓具现。
紧接着,大山中出现亭台楼阁,花花草草,形成一个类似于仙家洞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