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此子可贬、可斥,绝不可杀!(1 / 5)

    “这又点头又摇头的,是个什么说法?”叶凡挑眉。

    朱标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才谨慎地开口。

    “回老师,学生苦思良久,纵观史册,能稍作借鉴的,似乎唯有汉武帝时的‘推恩令’。”

    “令诸侯王分封子弟,使其势力自内分化,渐次削弱,最终难以与朝廷抗衡。”

    “但…学生又觉得,此法虽好,却似乎…并非老师所指的‘折中’之意。”

    叶凡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能想到推恩令,还算你读了点书,动了点脑子,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犀利:“你说得对,这绝非我意。”

    “而且推恩令还是太保守了!也太想当然!”

    “你能想到推恩令,从根子上说,还是受了你那仁厚性子的影响,总想着用相对温和,不那么激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但你可知,推恩令之弊,比之分封诸王,也是不遑多让,甚至更为阴险!”

    接着,叶凡便结合朱标所言,将推恩令的隐患条分缕析,层层剥开。

    “第一,它见效太慢!”

    “要靠几代人一点点蚕食!”

    “可要是中间遇到动乱,或者朝廷政策一变,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都付诸东流!”

    “第二,它破坏宗法嫡长,逼着王爷们把地盘分给子弟。”

    “结果呢?权力被分散,凝聚力大减!”

    “藩国自己就成了一盘散沙,反而更容易生乱!”

    “第三,它极度依赖中央强权!”

    “主上英明还好,可一旦主少国疑,或者权臣当道,这推恩令立刻形同虚设,甚至可能反过来坑你!”

    “第四,它还会挑起骨肉相残!”

    “诸侯王的子弟为了争那点地盘和权力,必然自相残杀,骨肉相煎!”

    “这种祸根,你敢种吗?”

    “最要命的——”

    “等到几代之后,诸侯势力确实削弱了,可宗亲的力量也被你自己耗光了!”

    “到那时候,若是朝廷有难,再遇上王莽那样的奸贼,你手里连个能挡刀的强藩都没有!只能任人宰割!”

    “这不是自毁长城是什么?!”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