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清明上河图(3 / 20)

旨办理。“

    帘后向太后一笑道:“章卿不会让老身失望。”

    章越且想是,答允下来,后面想个办法如何拖着。

    在朝中就是利害之地,矛盾集中,真不如在地方为一路诸侯来得爽快。

    他从瑶津亭缓缓离去心道,朝堂上的明枪暗箭我自挡着,儿郎们各自用力。

    ……

    凉州。

    大宋最西陲。

    王厚骑马率大军从兰州抵至凉州,身后是绵延不绝的辎重车队。

    昔凉州故地非边陲的荒凉景象,而是一副开拓进取的画卷。

    夯土筑城的号子声此起彼伏,这是为茶马互市所修的帐篷城,而另一面新开垦的梯田在陇山山脉间远远铺展开来。

    元祐二年的春风里,凉州这条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正在经历自盛唐以来最彻底的重生。

    凉州的制度与宋制不同。凉州多年征战,土地荒芜。

    所以凉州实行是唐朝时的均田制,每丁授田二十亩永业田。

    王厚记得要不要在凉州实行均田令,还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争议。

    因为宋朝不设田制,突然在凉州实行均田制好吗?

    最后还是章越拍板,可以先试一试。

    于是凉州试行永业田,不同于熙河路各州都是商人权贵抱着钱来买田,再雇佣当地人耕种。

    凉州禁止土地买卖,以永业田下授。

    关陇,陕西都土地兼并严重之地,所以无田百姓甚多,听说章越在凉州愿授永业田招揽百姓,纷纷从关西随着商队迁徙至凉州。

    百姓实行在洮河谷地早已推行的代田法,竟使得农具垦殖的坡地亩产竟超过关中平原。书肆里用西夏文、吐蕃文与汉文对照刻印《齐民要术》,将宋朝的农垦传播至西域。

    朝廷再从授田百姓中招募为军,这如同于唐朝府兵制。

    数年间凉州招募汉民蕃民达十万之多,充实了当地人口。

    最要紧的还是商业,凉州还设立市易务,交引所,用盐钞茶引等信用票据在番汉之间通行贸易。

    一名吐蕃少女还因出色织毯手艺,居然被破格擢为凉州匠作监吏员,其设计的莲花纹驼绒毯经西域商队远销大食。

    现在凉州城中百人以上的驼队比比皆是,甚至有千人驼队往返于西域。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