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咨政(万字)(8 / 13)

但后期不行呢?

    就是因为人口众多,如今大宋百姓已是突破了一亿,但国初时才多少人口。

    人口多了,土地就不够用了。

    老百姓就要往内卷。

    同样是一顷牧场与一顷农田,哪个产值更高,老百姓选择种哪个,不言而喻。

    将牧场营田是普遍操作。

    熙宁时统计,牧地只剩六万八千顷,这是在籍数字,实际只有五万五千,其余尽隐于民。

    所以王安石的保马法由是而出,提出了‘蓄之在民’的主张。

    想出了让老百姓中的三等户和四等户养马的办法。

    但保马法弊病沈括就多次提出批评,老百姓家里养出的马和草原民族牧场养出的是一回事?你用这样的骑兵和辽国对抗?

    不过保马作为驿马还可以使用,甚至吕惠卿当年也想出了车兵的路数。

    户马上阵驰骋不行,但拉车没问题吧。

    百姓养马最大的好处,一个就是便宜,同时马的死亡率远远低于官马,一旦马死了,百姓要赔钱。同时朝廷也省却一大笔开支。

    作为权宜之策,保马法是可以的,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不过扰民确实是事实,本来还算殷实的老百姓家里,突然朝廷要你养一匹官马,作何感受。

    这匹官马不能死,死了就要赔。一匹官马市价百贯,就算是三等户也赔不起,那还不得小心一般伺候着。

    这样百姓一般都不怕,但怕得是官吏给你作手脚。比如派官马时,官吏刻意给你一匹病马,你养了没几天马死了……

    或者你马养好好的,收马时官吏说你给他养废了,要你赔钱。所以很多老百姓的操作,就是官马自己家养着用,官府收马时去买一匹好马奉上。或者直接不养,用的时候直接拿一匹自家养好的奉上。

    朝廷这里倒是开一道口子,允许私马入官。

    而这一政策的前提是,大宋没有牧马地。

    现在夺取了凉州,青唐已几乎全面投靠大宋,无论是凉州大马还是青唐的战马,都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

    不过西北的马市往京师也容易有水土不服而病死情况。

    高滔滔要废保马法后,蔡确继续反对。

    蔡确不得已,因为保马法是他的政绩。就似废免役法,章越抵制,废保马法,蔡确也不肯。

    既是法不可变,那就走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