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众望所归(大更)(11 / 12)

   “但可以借山陵使在山陵事上的怠慢,先做文章。指责对先帝不敬,探一探风声。”

    苏辙也是深谙套路。

    而苏轼看着苏辙起草奏疏,也是忧心忡忡,他当然知道司马光召这些官员回朝是作什么?现在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他当即叫了府上备好马车往章惇府上而去。

    “子厚,你可知你如今处境危矣?”苏轼见了章惇后急劝道。

    章惇这些日子容色稍显憔悴,太皇太后要更易新法,蔡确不在,使得他章惇一个人在朝中更加孤掌难鸣。

    章惇道:“如何?不过是蔡持正之后,便轮到我了。”

    “我早知道,吕晦叔,司马君实更易谏官后,会如何了?”

    “万夫所指,又如何?”

    章惇说罢此言,大有豪气干云之意。

    苏轼道:“司马君实是君子,子厚你也是君子,我相信你们二人可以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章惇笑道:“子瞻,你在说什么?”

    “从古至今党争是什么样子?你不知道吗?那都是你死我活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你想要在中间找一块地站?反而两边的人都要先杀你。子瞻,我劝你一句,不要为新法说半句话。”

    说罢,章惇不再言语。

    ……

    元丰八年十月,霜重露寒。汴京城的朱墙碧瓦都浸在治丧的素白里,蔡确自永裕陵覆土归朝,紫袍玉带依旧端坐都堂。

    章直步入都堂时,蔡确正在批阅奏章。见章直来访,蔡确搁下朱笔笑道:“子正来得正好,这份关于河北军需的奏疏.“

    “蔡相,“章直径直打断,从袖中取出一封札子放在案上,“这是御史台已草拟好的弹章副本。“

    蔡确目光在札子上停留片刻,忽然轻笑:“刘器之?”

    章直凝视着窗外的梧桐:“弹章列举了十二条罪状,最重的一条是说先帝病重时,蔡相曾私语'太子年幼,恐难继统'。“

    蔡确闻言神色骤然凌厉起来。

    “子正应当知道,当日我在福宁殿说的原话是——“蔡确声音忽然压低,“'太子虽幼,然天资聪颖,又有太皇太后垂训,必能克承大统'。“

    章直直视蔡确道:“可当时在场的梁惟简、阎守懃,如今都改口称听见蔡相说'主少国疑'四字。“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