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章 吃这一套(3 / 4)

案上。

    王珪老眼昏花,但听说司马光的奏疏不由紧张。

    他接过奏疏仔细看后,觉得天下犀利之物莫过于此了。

    臣闻本固则末茂,源浊则流浑。昔仁宗皇帝擢臣知谏院,臣初上殿,即言人君之德叁:曰仁,曰明,曰武;致治之道叁:曰任官,曰信赏,曰必罚。

    英宗皇帝时,臣曾进历年图,其后序曰:“人君之道一,其德有叁。”

    王珪看这是司马光一如既往的风格。

    以本固末茂为天下之本,而治乱之本在人君之心,在文章里以三朝老臣口吻似教谕一切,每段开头都加以臣光故曰,以表示吾道一以贯之。

    王珪道:“内修三德仁,明,武至外用三术任官,信赏,必罚,真内圣外王之道。”

    “君实治史如疱丁,刀锋过处只见骨不见肉,文章也是如此。”

    王珪读过后大生警惕之意。

    司马光文章表里春秋,真不愧是高太后手中一把好用的利刃。

    言语间西厢突然传来瓦片碎裂声——原是一位围观百姓压塌了邻舍屋脊。

    司马光似没有听闻这些,继续对王珪言道:“最要紧还是要广开言路,人事上要各随所长,不可以一绳之,这是熙宁元丰治国之弊。”

    王珪心道,难怪王安石言,始终言新法不可行,司马光也。

    王珪道:“吾老矣,且多病,朝政现在多是蔡持正为之。”

    “以后天下要拜托君实了。”

    司马光闻言不置可否。

    司马光出了王珪府门后,范祖禹郭林都问司马光道:“老师下面是要进宫面君吗?”

    司马光摇头道:“洛阳花事将启,光当归去。”

    司马光留下这一封奏疏后,当即不告而辞离开了汴京,又返回了洛阳独乐园中。

    ……

    大相国寺响起了为官家祈福的钟声。

    而宫墙内亦忽然钟鼓大作,数百僧众的诵经声陡然拔高。紫宸殿,但见漫天纸灰混着细雪纷扬,原是内侍省在为官家焚烧续命的《金刚经》。

    紫宸殿中。

    垂帘后的高太后怒叱道:“为何丞相不挽留?”

    王珪哑然,司马光没说自己要走啊。

    一旁蔡确低着头,他知道高太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