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九十三章 信任与猜疑(两更合一更)(2 / 8)

得败报,徐禧殉国之事,官家当殿对着群臣痛哭失声。

    与徐禧同往的李舜举,在殉国前撕裂衣襟上写血书给子‘臣死无所恨,唯愿官家勿轻疮。”

    当时李稷亦同没在军中,遗书中道:“陛下,臣千苦万苦也!”

    想到此事,章越目眶微红。

    读史书时,一个人名就是几个字,而如今则是活生生的人。

    永乐城之败后官家知道自己战略进攻的方向错了,并又让吕惠卿知太原府。

    元丰八年,官家仍不忘灭夏之事,对李宪道,若成浮桥,以本路预集之士,健骑数万人,一发前去荡除巢穴……

    但数月之后官家病故了,元佑后,宋朝停止对夏用兵,从全面进攻到了局部进攻,再从局部进攻转入全面防御……

    也就是,官家到临终前才将对西夏的攻略,重回到熙河路出兵上来。从熙河路出兵照样可以进攻灵州。

    在错误的路线一直走了那么久那么久。

    真实的历史实令人不忍。

    而如今未来是否能有变化?

    章越默默仰望星辰。

    次日徐禧引李稷来见章越。

    李稷的父亲李绚与吕惠卿的父亲乃是同年进士,因这层关系李绚投了吕惠卿帐下。

    李稷现在正为邓绾授意御史周尹所弹劾,正是狼狈不堪时。

    李稷对徐禧道:“我虽不是什么撩之人,但最厌的便是如此被人如此考量,实在是如被弱在秤上称量一般。”

    徐禧道:“章相公不似他人。我出身布衣,非科第出身,尚被他青眼相郑你又何必担心呢?”

    “他最是惜才不过了。”

    李稷心道,未必是,若是一会他稍露轻视之意,我立即便走。

    李稷闻言点零头道“好吧。”

    走到门外,黄好义告诉他章越正在见客。

    徐禧问:“是何人在内?”

    黄好义道:“是苏子瞻荐来的,此饶文章有屈原,宋玉之姿啊!”

    徐禧道:“能得苏子瞻称赞的并不是一般人,我要看一看。”

    黄好义道:“是一个俊秀的少年郎君,此人姓秦名观,除了受苏子瞻推举,也是孙莘老的亲戚兼幕下。”

    徐禧知道孙觉与章越,都是陈襄门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