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九章 分歧(3 / 4)

p; 同样身为翰林学士王安石对此没有出声。

    章越知道岳父此疏因学士院反对没有下文后,也是有些意气消沉。诚然自己与司马光关系也还不错,范祖禹和郭林还都托他照看着。

    让他出面与司马光撕破脸,大吵一架,却是办不到。真吵了,自己估计也不是人家对手。

    他与司马光没有私怨,对方人品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但就是彼此政见不在一条线上,能有什么办法?

    而韩绛知道募役法两次被司马光阻扰而没有下文后,终于在一日退朝后亲自登门王安石府上。

    二人谈了一夜,到底谈了什么无从得知。

    数日后韩绛上疏说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因之前居丧三年,没有科举,请求官家召他进行单独的进士考试。

    王安国通过考试,被赐予进士出身,出任西京国子教授。

    其实不用韩绛帮忙,此时王安石通过讲学已是更进一步得到了官家的信任。

    朝堂上都知道王安石虽是翰林学士中资历的最末,但反而可能后来居上,先一步成为宰执。

    伴随着王安石拜相的传闻,与司马光同在学士院的二人,因为一事第一次生起了不和。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案子。

    登州一个名为阿云的民妇要杀自己的丈夫,捅了十几刀。谋杀亲夫,这可是骇人听闻之事,就算没杀死人但也要重判的。

    但登州知州许遵认为阿云还在丧期便被叔父婚配,这不合于礼法,故而二人不是夫妻关系,算不了谋杀亲夫。再加上阿云还是自首的,故而要减其刑法。

    然后此案交给审刑院,大理寺裁断。

    大理寺认为许遵这说法很奇葩,必须按谋杀已伤的罪名给阿云绞刑。

    事情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许遵认为自己判的没错,是大理寺错了,于是直接上疏将此官司禀告给官家。

    但审刑院,大理寺坚持认为自己没错。

    官家就让此事交给两制商议。

    王安石,司马光得出不同的结论,司马光认为阿云罪大恶极要重判,但王安石却支持许遵认为要减刑。

    因此王安石与司马光便在两制大臣的集议上第一次出现了意见不合,事后各自给官家上疏。

    官家看到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上疏后,也是对一旁侍直的章越进行问询。

    章越如实道:“臣没有任过刑法官,于案律之事不甚精熟。”

    官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