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谈与止戈(2 / 2)

宛宛入梦来 乐只君 1500 字 2天前

升起几缕未散的硝烟,更远处是星星点点的村落灯火。

两人的目光在霞光中交汇,无需言语便已交锋数个回合。

关于停战,需要达成的协议争议点很多,清桅不知道他们谈的多少,只能看到两个人从太阳西斜,一直到日落于山,才有人终于动了。

陆璟尧驱马前行,缓缓抬起手,伸向王瑞林。

王瑞林盯着那只布满枪茧的手,指节处还带着新鲜的伤痕。

一阵沉默后,他猛地一夹马腹,上前与之握住。

"

啪"

的一声脆响惊起群鸟,展翅飞越入天际。

两匹战马同时仰长嘶,鬃毛在风中飞扬。

山坡下的清桅看见,两个对峙多日的背影终于并辔而立,在最后一缕夕阳中定格成剪影。

“多谢。”

陆璟尧说。

“不需要,不是因为你。”

王瑞林神情淡漠。

“多谢你救了清桅。”

陆璟尧真诚道,目光带了笑意。

“那更需要。”

王瑞林拍开他的手,一勒马缰,“走了。

驾!”

暮色渐浓,远处的村庄亮起微弱的灯火。

两骑缓缓分开,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却在同一轮血色残阳下,朝着共同的敌人策马而去。

第二天一早,王崇山的乘船行至红苇泊。

王瑞林立于渡口,父子二人长达四小时的密谈,创下此生最长对话记录。

最终,王崇山拂袖而去的身影里透着罕见的妥协。

王瑞林望着父亲远去的身影,目光沉静幽远。

他始终无法认同这种将家族置于国家之上的执念,却终于理解——这世上确有人,毕生心血只浇灌得活庭院里的一株松木。

同天,陆璟尧也着人送来了具体的停战协议,泛黄的宣纸上,墨迹勾勒出撤军界线、防区划分,以及联合抗日的秘密条款。

有效期三年。

这场由外敌煽动、王家沦为棋子的内战,终在硝烟弥漫一月后落幕。

东北军的旌旗撤出黑松隘,王家铁骑亦退出宣市,坚守佩城和寒江两域。

——

哈城松风亭日式料亭,障子门内,烛火摇曳。

高桥健次指尖轻敲桌面,俄制香烟在青瓷烟灰缸边积了段惨白的灰。

"

王桑,违约可不是好习惯。

"

他忽然开口,日语里夹着生硬的中文,像把钝刀慢慢磨过皮肉,"

关东军给的三车军火,难道是白送的么?"

对面穿长衫的男子额头渗出冷汗:"

高桥先生,实在是陆家突然——"

"

嘘。

"

高桥竖起食指,蘸着清酒在桌面画了道线,"

宣市到寒江城,本来该是王家的地盘。

"

手指突然划过水痕,酒液溅到对方袖口,"

现在嘛"

隔壁传来三味线断弦的铮鸣。

高桥轻笑一声,"

如果王家不行,我自有其他人选。

"

“当然,违约的惩罚也是有的。”

高桥起身拉开障子门,月光将他的影子拉长到诡异的地步,"

大日本帝国的耐心,比哈尔滨的冬天更短。

"

夜风卷入,吹熄了最后一支蜡烛。

黑暗里,只有香烟的红光忽明忽暗,像未熄的战火。

——

停战达成,就在两方进行撤军防御之际,陆璟尧还没有等到高桥健次日方的后续,却等来了一个让他更为痛心疾的消息。

陶希死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