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个阴柔而沉稳的声音,在殿中响起。
“陛下息怒。”
太尉高俅,缓缓走出队列。
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心中却是乐开了花。
武植啊武植,你果然没让本太尉失望。
这下,招安派再也无话可说了。
你梁山就算在厉害,难道还能和大宋朝廷抗衡不成?
终有一天,本太尉要让你梁山尸骨无存,为我那儿子报仇雪恨。
“依臣之见,梁山贼寇已成气候,非精兵强将不能克之。”高俅侃侃而谈。
赵佶怒气稍歇,问道:“依高爱卿之见,何人可担此重任?”
高俅眼底闪过一抹精光,躬身道:
“臣举荐一人,此人深谙兵法,久经沙场,定能为陛下荡平贼寇。”
“何人?”
“枢密使,童贯童大人。”
话音落下,一个身材魁梧,面容白净的身影,从武将队列最前端走了出来。
正是当朝权势最盛的宦官,执掌兵权的枢密使,童贯。
提起童贯,可不简单。
他早年净身入宫,成为宦官,最初在宦官李宪门下效力,
后因善于察言观色、逢迎权贵,逐渐获得宋徽宗的宠信。
他以宦官身份参与军政事务,甚至长期主持西北军务,打破了北宋“宦官不得掌兵权”的传统。
此时他神情颇为高傲,拱手道:
“臣,童贯,愿为陛下分忧。”
“愿提十万精兵,荡平梁山,擒杀贼首武植,以正国法,以彰天威。”
赵佶见状大喜。
“好!好!有童爱卿出马,朕便放心了。”
“朕命你为帅,统领十万大军,务必剿灭梁山贼寇,龆龀不留。”
“臣,遵旨!”
童贯领命,眼中杀机一闪而逝。
数日之内,调兵令传遍中原。
童贯亲自坐镇中军,命“圣水将”单廷圭,“神火将”魏定国,率一万大军为先锋。
又以御前飞龙大将酆美,御前飞虎大将毕胜为副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