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驸马梅殷率领5万之众投降了您,而且李景隆的兵马,自从上次一战,被四哥您打的是节节败退,现在你手握几十万兵马,统领北平及中原各地,看来这场靖难之战,已经要见分晓了,哈哈…”。
“哎,17弟简直是挖苦我了,其实这场仗四哥本不想打,可是没办法,都是朝廷把我们这几个藩王往绝路上逼,四哥也是无奈之举呀,现在能有此形势,还要多亏14弟及诸位藩王的帮忙,要不然的话我怎么会撑过今天呢,可是要说事情啊,永远都没有完的那一天,四哥我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可紧接着就来了另一个难题呀!”。
“哦,四哥您现在是胜券在握,还有什么难题能难得找四哥您呢?”。
“十七弟啊,你有所不知,现在朝廷上下已经在搜索兵力了,李景隆的30万兵马很快就会集结在飞鱼镇前,而东南沿省所有的兵马也全部撤了回来,巩固京师,此战我虽然占据了大部分的领土,可是也因为这些地方,牵扯住了我大半的兵力,现在朝廷将东南诸省的兵马撤了回来,这看似对我方有利,实则是在给我挖坑啊,如果我再分一部分的兵力前往东南征讨的话,那无疑是中了朝廷的道,到时候李景隆及朝廷各部的兵马很快就会一拥而上,这样一来的话,我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力量很快就会付之东流啊,要是我不派兵支援东南,如果朝廷放弃南京转而派兵撤至东南地区,那么我们得到的天下也只是半壁天下而已,而朝廷的正统依旧是他朱允文,大家应该知道,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必败也”。
“那四哥您是什么意思?”。
“其实我这一次过来,是有求于诸位兄弟的,尤其是十四弟您,你现在手里面可握着数10万兵马,同时还有3万的蒙古铁骑,战斗力非常的强啊,如果十四弟这次肯再次出兵相助的话,我想整个半壁江山将会在你我兄弟手中,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两面夹击,彻底打赢这场仗”。
听到朱棣如此诱人的条件,众藩王们却没有急着表态,尤其是宁王朱权,话虽如此,可是到时候朱棣怎么做,那还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没有肯定的话语的话,或者实际的行动,朱权等几位藩王是不会轻易松口的,毕竟朱棣可是在正面战场,南京是大明的天下的中心,只要攻克南京,那么谁就是天下共主,到时候就算他们肯出兵相助,占据东南半壁天下,到那个时候就像朱棣所说的一样,名不正言不顺,朱棣要是想剿灭他们的话,也是倾全国之力,而他们现在的相助,到那个时候也变成了反叛,朱权不会傻到,给朱棣留下借口的”。
而朱棣在说完之后,看着朱和众位藩王始终都没有说什么,只顾着喝酒,他再次说道:“十七弟,其实四哥明白你现在心里想的无非就是将来嘛,四哥这个人向来都注重感情,我们朱家的众兄弟,由于朝廷的削藩,死的死,跑的跑,也就剩下我们几个了,大家应该知道,这场仗少了谁都必败无疑,所以今天四哥请大家过来,希望大家心里面能够清楚,同时4哥这一次除了自身前来以外,还带来了2000的兵俑,但是这2000兵勇,不是为保护我而来,而是保护那一箱又一箱的粮饷的”。
听到粮饷二字,朱权眼神始终盯着朱棣,透露出一股欣喜,但是依旧隐藏杀机的样子。
此时朱棣见火候已到,他也不再藏着掖着。
“哈哈…,我朱棣这个人向来心里面不只是有自己,我还装着我们朱家的江山,以及天下百姓,17弟,我带回来的这些粮饷是送给你们的,作为你们的军费,同时四哥现在有宏伟计划,也需要几位倾囊相助,等我攻破南京城之后,咱们兄弟将平分天下,再也不会有削藩之事了”。
听到朱棣这句话,朱权的心里面仿佛有了底气一样,这就是他想听到的事实,随即他举起酒杯,并站了起来对着朱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