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不让热闹就不热闹了呗。
不用因为照顾她,就给杨家村,盘虎山搞特殊化。
她能理解。
既然外面不过春节,杨家村也可以不过,反正又不是永远不过了。
这几年大家不过春节,也能少往她这里上供一次。
天知道,她真的啥也不缺。
她盘虎山的信徒们都太热情了,她说了好几次过来不用送供品,但愣是没一个人听。
尤其每年春节,各家各户那真是恨不得把家底都全掏出来给她。
事后她还得想办法把这些东西都贴补回去。
以后不过节不过年,大家省心,她也省心,上面也能放心省心。
三全其美啊!
林安芝越想越觉得就这样按照大环境政策办事也挺好,但被她慈祥看着的袁卫民却是惊的半边身子都开始凉。
“其实没必要这么热闹”
,这句话听在袁卫民耳中,就如同最后的通牒般让他心肝颤。
袁卫民觉得林安芝是真的生气了。
是明明白白地表示不满了!
这位小姑奶奶甚至连此刻嘴角的笑容都是看透一切的冰冷弧度,眼神也是如刺般直直看到了他心里。
对上面工作做出了明确的配合表态,正慈祥看着袁卫民,等对方回应,对方却傻看着自己好半天不吭气,导致自己慈祥笑容都慢慢开始僵硬的林安芝:???说话啊老铁!
咋还聊着聊着还跑神了??
悄悄握了握僵的手指,袁卫民不敢再看林安芝的眼睛,也不敢再辩解,微低下头,语气严肃且郑重地赶紧表明态度:“您放心!
村里的这些情况,我们一定妥善处理,绝不会再让无关人员打扰您的清净!”
袁卫民说着说着忽然立正,过于郑重严肃的态度让林安芝小惊了一下,但紧接着就暗暗感叹起这时代人们时刻昂扬的精气神,还有袁卫民的说话艺术。
不愧是常和各方群众打交道的人才,还挺会说话。
明明是让大家都响应上面政策,最后还说成不让无关人员打扰她的清净……
喝了口茶水,缓了缓笑了好一会的嘴角,觉得自己达成“三全其美”
成就的林安芝心里美滋滋,关爱地挥手也给袁卫民添了口热茶。
袁卫民绷紧的心弦猛地一松,获救般双手捧住了茶杯。
太好了!
小姑奶奶她老人家没跟我们计较!
炉头不对马嘴的两个人最后成功地达成了统一意见,双方都松了一口气。
只不过一个是舒心地松了口气。
一个是劫后余生般松了口气。
喝完杯里的茶水,内心焦急恨不得立刻行动的袁卫民没有多留,匆匆告辞。
压根不知道自己和对面聊劈叉的林安芝则小跑着欢快窝回了躺椅。
花国历,一九六八,一月二十八。
农历腊月二十九。
距离春节只剩两天。
上午。
离午饭时间还有两三个钟头的时候,杨家村村口忽然来了个骑着自行车的邮差。
周静雅,苏采薇,郑耀文,吴建军,冯春来,陈思源,六个住在不同村民家中的知青都分别收到了家中的来信和电报。
周静雅当时正在陈老四家帮忙打扫卫生,打开邮递员送来的电报,看到上面带着感叹号的“急事归!”
时,还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她下乡离家才刚十几天,家中究竟出了什么大事,竟然会这么着急地电报催促她回去?
苏采薇也收到了简短几个字的电报,且情况更加危急,是“父病归。”
郑耀文的电报更简单,只有两个字,“归”
,报人署名是郑家话语权最重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