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指点(2 / 4)

们不敬自家祖宗有些不满,但在村里大队长的带头响应下,虎头村村民还是拿出了几个本就带着烧毁痕迹的祖宗牌位和不少陈年旧物。

虎头村燃起了一场用来表示决心的火焰。

代表封建,腐朽的一堆旧物被化为灰烬后,某个绝密档案的最后一页,也被记录上了一行标红小字。

【虎二试验已完成。

结论:可控。

王红星在盘虎山宣讲工作的第三站被上面安排在了姚家村。

姚家村位于盘虎山虎尾巴圈着的位置,再往后就是大片毫无人烟的原始山脉,是距离山下城镇最远最偏僻的一个村子。

去往姚家村前,镇上公社的干事给王红星大概讲了一些姚家村的情况。

姚家村基本都是同姓,不仅是同一个祖宗,而且村里亲缘关系很近。

但姚家村并不是他们东河省本地人。

姚家人老家是南面广府的,是三七年逃难才来到的盘虎山生活。

可能是地处少人的深山,也可能因为南北差异,姚家村比较排外,而且村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些他们以前在广府生活时的迷信活动。

但由于姚家村来往不便,地理位置实在太过偏僻,再加上姚家村一般都在自己村里闹腾那些迷信活动,没影响别人,也没有影响村里的生产任务,所以镇上公社之前并没有太过干涉。

王红星了解完姚家村的情况后,两个“省里领导”

也针对姚家村的特殊情况给王红星做了额外指导。

往姚家村出时,王红星现宣传队伍中多了几个民兵打扮的人。

王红星猜测是因为姚家村比较封建排外的特殊情况,领导为了他们安全所以才加派的人手,只是多看了几眼,并没有太过在意。

一行人赶了一天多的路才到达了姚家村。

虽然盘虎山几年前就修了路,但越靠近姚家村,山路也越陡峭。

走到最后一段路时,左拐右拐忽上忽下的路况让王红星一行中的大半成员都只能下车,小心翼翼推着自行车往前走。

不过好在有了解姚家村情况的镇上干事指导,一行人在前一天半夜就出,成功在第二天天刚擦黑时赶到了姚家村。

王红星气喘吁吁推着车链子都快被自己蹬掉的自行车刚进村,就看到了村口三四米高的木架祭台。

看着祭台架子上绑着的密密麻麻奇怪绳带,王红星眉间瞬间皱成了川字。

还不知道姚家村全村最高最大最气派的两间房子,一间是祠堂,一间是神殿的王红星又气又无奈:…祭台都搞出来了…看来这姚家村被腐朽文化荼毒地很深呐……

天色渐暗,下工不久的姚家村村民还没开始忙活晚饭,就被带着呲啦噪音的喇叭声从各自家中叫了出来。

北方山区的夜晚仍带着料峭春寒,打谷场边上的老槐树尚未吐尽新芽。

喇叭声只喊了两遍,不过十几分钟,打谷场上就聚集了一大片村民。

在盘虎山生活了快三十年,姚家村村民面容已经有了北方山民的硬朗,但眼神里依旧藏着份南人特有的执拗与警惕。

王红星很快站到了打谷场中央的磨盘上,他现姚家村村民和自己之前碰到了村子村民都不一样。

临时被叫过来集合,乌压压的人群里,竟然鲜少有人议论说话,就连三四岁的幼童都老实窝在家人怀里没有丝毫吵闹,奇怪地好像所有人都已经习惯地这样迅又安静地聚集在一起。

知道今天是场硬仗的王红星深吸了口气,开口时特意比平时多提了两分音量。

“姚家村的社员同志们!

父老乡亲们!

大家晚上好!

我叫王红星,是县里公社宣传科派来的干事。

先啊,我代表公社,向正在积极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