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8章 助学(2 / 4)

世,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当前这个买东西都要说换东西的集体经济时代,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

现在的花国虽然也有人民助学金制度,但在集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农村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郭嘉拨款和集体经济的支持。

针对学生的教育资助,基本上局限于学费补助和生活物资补助。

即便盘虎山的学校有傅家、祝家在背后支持,资金方面很充裕,但将直接给学生放金钱作为一种奖励机制,无疑是严重违背当前的政策导向。

以后形势更加收紧的那十年还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变数,无论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为了长远展,林安芝都不打算和“大势”

作对。

所以祝咏志的助学金计划不可取。

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票否了祝咏志之后,林安芝思索了几秒,开口说了两个更符合更为贴合当前大环境、更具实际操作性的助学计划。

一,学费是要收。

但先补助出去再收。

想来上学的孩子们有学费补助。

把钱先给学生家长,让他们过过手,然后再收上来。

虽然有些多此一举,但主要就是需要这个“仪式感”

让学生家长和学生们都真切感受一下上学并不是没有成本的。

每逢初一十五都能在香火缭绕中收到翻倍能量的林安芝深知仪式感的重要性。

直接免学费,有些学生家长会觉得这东西可能本来就不值钱,后边也不会珍惜。

但是有了这个仪式感,补助的钱票一张张实实在在地到他们手里,然后又由他们亲手交出去,每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份学费的分量。

二,确实可以给学生东西。

但钱不行,要物资。

正好她这就有现成的。

每月初一十五,杨家村村民会比平常更加正式地集体来神殿上香叩拜。

盘虎山其他村子的村民也会不辞辛苦地赶到杨家村神殿磕头上香。

而这两天她家门口也会摆满了各种信徒们送来的供奉。

不是年节的大日子,再加上林安芝让杨国安叮嘱过,这些每月按时送供奉的盘虎山村民们带过来的东西也很简单。

一捆码的整齐的柴火,两个带着余温的鸡蛋,一捧用心挑选的野花。

还有各种用干净树叶包着的野果,糖块,草编的蚂蚱蜻蜓,木头雕刻的小马风车,还有在山间地头捡来的好看石子。

得益于林安芝刚过五岁的高龄,就算很多外村村民一点也不了解林安芝的喜好,但还是比照着自己家孩子的喜好,给林安芝供奉上了这些各种各样的小玩意。

不过村民们送的最多的还鸡蛋。

鸡蛋既能补身子又能拿出去换钱换东西,是村民们觉得自己能拿出的最好东西。

但无论是鸡蛋还是石子,林安芝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用心,也同样的喜欢。

甚至某种程度上她更喜欢那些不值钱的好看石子和有趣的草蚂蚱。

所以每月初一十五在众多零散小玩意中寻宝也是林安芝的一大乐趣。

之前关于这些数量众多的鸡蛋,一部分被王大花带着几个媳妇加糖加面粉做成了简单的鸡蛋糕,反赠给了来神殿叩拜的村民。

还有一部分被林安芝用金手指随机派送给了盘虎山内的孤寡老人或生活困难的家庭。

不过这事林安芝不想引人注目,所以派送的十分低调。

她会随机把鸡蛋悄无声息的投放在这些人家原本的鸡窝,让他们单纯地以为今天的惊喜只是家里母鸡产量翻倍。

现在出了学校的事情,她也正好把一部分鸡蛋直接送到学校。

以她的名义给学习优秀的学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