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幕,顿时愣住了,呆呆的看着那地上散落的粥水,有些想不明白为何这些人宁愿将粥水倒掉,也不给自己吃。
另外一名老妇眯起眼:“就凭你,一个没了腿的乞丐,也配吃这粥?”
说着,她来到乞丐面前,手腕一转,将整只竹碗倒扣过来。
哗啦…
碗中的粥水直接落下,啪嗒掉在地上,粥水在青石地板上蜿蜒流淌。
乞丐见状,也顾不得地上肮脏,他已两天没吃过一点东西了,当即用手向前爬行,抓起地上的米粒米糠往嘴里塞,模样极为狼狈。
“哈哈哈…”
如此行为,惹得几位老妇哈哈大笑。
“既然你这么想吃,那就都给你吧!”
剩下的两人有样学样,将手里的粥水倒在了乞丐身前,随后将竹碗往远处的巷子里一丢,扬长而去。
矮胖妇人笑道:
“走,去找衙门的人算账!”
几人气势汹汹,立马朝着城门口走,如此场景,也在城内不同的地方同时生。
“站住!”
几位老妇刚走两步,就听身后一个声音似乎在叫她们。
几人疑惑的转过头来,现是一位穿着单薄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冠竖在头顶,身上只是着一件十分单薄的长衫,五官端正,面若刀削,看起来很是顺眼。
在这年轻人身旁,还站着一位女伴。
这位女伴同样穿着单薄,里面只是一件简约的素衣白裙,不过肩上倒是披着一件宽大的白色貂皮,就算如此,也能看出这女子曼妙的身姿。
明眼人打眼一瞧,就知晓此二人不同寻常。
几位老妪颇为不解,不知此人是不是在叫她们,于是一位老妪好声好气的问道:
“这位后生,你是在叫我们?”
许夜神情淡漠:
“不是你们又是何人?”
几位老妪面面相觑,似乎都在询问谁认识眼前这青年,可得到的结果却是纷纷摇头,现没一个人认识此人后,矮胖老妪朝许夜不解问道:
“后生,你叫住我们干什么?你是要问路?”
这上阳城里每日来来往往的过客很多她们几人也经常碰见问路之人,且眼前的年轻人看着也并不眼熟,所以就将许夜当成了问路之人。
许夜缓缓摇头,瞥了一眼那正毫无尊严趴在地上,如同野狗吃食的乞丐,脸色有些冰冷:
“你们穿的光鲜亮丽,何故去与那些灾民抢食,还将粮食如此随意丢弃?”
几位老妇闻言,立马明悟过来。
她们还以为许夜叫住她们有什么事呢,原来就是为了打抱不平,矮胖的老妇面色一变,冷笑一声道:
“年轻人,我们做什么关你屁事,这粥又不是你施的。
衙门的人都没说什么,你倒是还先说上了,管的还宽嘞。”
她这话说的还真就不对。
这粥水虽不是许夜布施的,可却与他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日他在周济家中,拿了不少东西,可黄白之物,却没拿多少,距离五万两金差了接近一万两。
于是他就叫周济以官府名义施粥,要做到筷子插下去能立住,且每日不间断施上两月,直到将这个冬天渡过。
周济的确按照他所说的做了,并且动作还真快,就在今天傍晚就开始布施,也是按照他的要求来的。
不过筷子插下去能立住,周济却是在这一点上取了巧,并不是完全用的大米,而是里面掺和了其他的谷壳。
想想也是。
城外灾民数量足足二三万,并且数量还在增多,若是不想办法减少粮食消耗,只怕以周济的家底,根本撑不过冬天。
虽说加了谷壳会让粥水变得难以下咽,但好歹也是能吃的,只是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