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娘手顿了下。一旁的黄大娘也好奇地看着李娘子。玉娘默了片刻道:“我没孩子。”
黄大娘一直不知道这李娘子啥来头,不过总归是有钱人家就对了。不过李娘子也是可怜人,连个孩子都没有,挣了银钱也没用,不像自己挣了钱还能留给孙子。
玉娘让月儿睡在她的床上,自己在一旁用自己的细棉布给月儿裁了身衣衫。
温秀才送了闺女到书院,就去捡鹅卵石了。中午拐回家吃了两个玉米饼子,给闺女也揣了一个。等到了书院门口,拘谨地叩响书院大门。黄大娘出来开门,温秀才忙摸出饼子:“想麻烦黄大娘给我闺女捎个饼子进去。”
黄大娘低声道:“温秀才,你们父女命真好,遇到我们李娘子。李娘子让你家闺女吃了白面馒头,吃饱了让睡她屋子了。你傍晚走的时候来接她就行,说不定李娘子又让你闺女吃顿好饭食。”
温秀才怔了下——能遇到李娘子是他们父女命好。不过听到黄大娘让他闺女傍晚再蹭一顿饭,他还是不好意思。谢过黄大娘后,赶着去捡鹅卵石——这是他目前想到唯一能报答的。若不是男女有别,他都想进去帮着把院子给铺好。
接下来的几日,温秀才每日估摸着李娘子吃过饭再推着闺女来,推着板车一趟趟往返于河沟与书院之间。干活极其卖力,不仅想把玉娘小院门口预留的“路”铺上,连带着想把屋檐下、厨房门口到柴房的小径也都铺上鹅卵石。想到总归石头多点没错,书院大门口很快堆起了一座小石山。黄大娘一个劲地道:“尽够了,尽够了。”温秀才只好去山上拾柴火挑到书院,没拾几天都够烧到冬天了。
玉娘则专注于照顾月儿。每日按医嘱坐浴、涂药,饮食上也格外注意,清淡软烂。月儿的病情很快好转:身上的红疹渐渐消退,瘙痒减轻,破溃的地方开始结痂。最要紧的“内急不通”之症,在药物的调理和玉娘特意准备的蜂蜜水、多食菜蔬后,也终于缓解。小丫头脸上的痛苦之色褪去,露出了属于她这个年纪的些许灵动,对玉娘的依赖也与日俱增。平时怯生生又亲昵地唤玉娘“夫子”,看玉娘的眼神充满了孺慕。
黄大娘则每天从书院门口提石子进小院,按照李娘子的要求铺,花了七八天把小院子铺好了。黄大娘笑道:“李娘子,还是你们读书人法子多,这一铺还怪好看。不过我们农家人闲着也不会出力气去捡石头铺院子,有那力气还不如留着伺候庄稼。”
玉娘笑了笑,倒是不嫌弃黄大娘。情趣这东西,也得先吃饱肚子再说。
黄大娘在玉娘来书院之前就在书院帮忙收拾打扫了,如今到了领月银的日子。玉娘趁机跟着黄大娘一起,到了府里。已经升做管事的春月挺着肚子,给黄大娘发了五百文的月银。春月见到玉娘有些不喜,不过还是面上热情地问道:“李娘子可有事?”
玉娘温声道:“我想见见谢夫人可以么?”
春月愣了下,笑道:“李娘子先坐一会儿,待奴婢去看看夫人得空不?”
小桃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