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再次展开,反复细看,终于发现“蛛丝马迹”四字的运笔与水生略有不同。他立刻翻出水生旧日书信比对,确认这四字确非水生亲笔,却猜不透是何人所写。
御书房内,皇上阅罢丰云县令的请罪奏疏,脸色铁青:京畿重地,皇城脚下,竟发生如此骇人血案,这县令竟束手无策,只会请罪!
他召来周大人,将奏疏掷于案上,怒道:“看看!这丰云县令辖内出了天大案子,连半点头绪都无,只会向朕请罪,还要朕派人去查办!如此庸才!”
周大人等皇上发完雷霆之怒,才诚惶诚恐地呈上水生的信:“启禀皇上,丰云县令也给微臣来了信。只是……臣发现信中几个字,似非谢县令亲笔。”他早已将那四个字圈了出来。
皇上微微一怔:“呈上来!”待看到周大人圈出的字迹,他立刻将奏疏拿来比对,果然发现奏疏中有十个字与信中被圈出的字,其笔锋、力道如出一辙!
这县令在信中半句未向周大人请教破案之策——显是案情重大,怕牵连周大人。而奏疏是呈给自己看的,誊写之人特意留下这十个字,必是提醒!能以此方式提醒自己的人,自己定当认识……想到数日未曾入宫请安的宣王,皇上猛地靠向龙椅,仿佛被抽干了力气,扶着把手,面色阴沉地闭上双眼:朕尚在,太子与国舅竟已敢对皇子下此毒手!手足相残!
周大人垂手侍立,大气不敢出。良久,皇上才疲惫开口:“丰云县令谢明谦,治辖不严,命案悬而不破,难当京畿大县之重任。着调任辽东郡边境庆山县县令。”他喘了口气,接着道:“丰云县县令、县丞、县尉皆属无能之辈,朕会另派贤能接替。”
周大人躬身退出,后背已是一层冷汗。
皇上动作极快,当天下午便定好了接替丰云县三主官的人选。翌日早朝,皇上震怒,痛斥京畿命案未破。国舅一党趁机奏请罢免丰云县令,皇上沉着脸准了。未等国舅党羽推举己方人选,皇上心腹大臣便出列道:“京畿重地,县丞、县尉亦难辞其咎,应一并撤换!”皇上当即准奏。国舅党羽大惊失色,皇上的人迅速推出预定人选,皇上顺势允准,并下旨命其即刻启程赴任。
当夜,新任丰云县令率领一百精兵,快马加鞭赶到城下,手持令牌喝令开城。城门甫开,新任县尉便率四十名亲兵接管了城防。
新县令随即兵分三路:一路直扑县丞府邸,一路扑向县尉宅院,当场宣布二人因办案不力被革职查办;另一路则来到县令官邸,宣读圣旨:“丰云县知县谢明谦,辖内大案悬而未破,致民恐慌,着调任辽东郡庆山县县令,即日启程!”
水生跪地接旨,心中大石落地:辽东边境乃皇上掌控之地,此调实为保全他!
新县令对水生颇为客气:“谢大人,请引荐一下府上的贵客?”
水生会意,引新县令入内室。新县令见到宣王,立刻恭敬行礼:“下官参见宣王殿下!”
宣王微微颔首,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了然:纵然太子一方欲置他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