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养殖户的困境(2 / 4)

铁腕 春悟秋懂 2619 字 2天前

慢地又热闹了起来。

他还是跟以前一样,不管是谁来,都笑脸相迎,能办该办的事,都有求必应。

他还是跟以前一样,大部分时间都在下队。

西冲村何孝丰倒台之后,他本人也没脸再待在村里,不等儿子何义亭来接他,他自己就把家搬到了县城。

反正他在县城也有房子,里面啥都是现成的。

何孝丰走了,西冲村少了一个恶霸,村民们无不拍手相庆。

走了一个村支书,肯定还得再选一个。

可是,把西冲村现有人群扒拉几遍,都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没办法,乡里就让梁栋暂时先担负着西冲村的村支书。

村民们都知道扳倒何孝丰,是梁栋的功劳,对他能兼任村支书,都是举双手赞成。

梁栋在西冲村的威望如日中天。

整个何冲乡都是山多地少,西冲村要加个‘更’字。

西冲村那有限的一点田地,基本都零星地分布在一个个山坳里,贫瘠不说,还交通不便,种起来十分麻烦。

梁栋去过山里的每一户,发现他们户户都养有一种乌腿矮脚土鸡,这种土鸡个头不是很大,一只也就三斤左右,但价格十分诱人,毛鸡都卖到了十三四元一斤。

梁栋就问村民:“有没有人规模养殖过?”

有村民说:“有是有,不过都赔了钱,后来就没人再搞这个了。”

“为什么会赔钱呢?”

村民又说:“有的是因为技术达不到,散养一上规模,各种病就来了,养的越多,死的就越多。后来有人学到了养殖技术,养出来的鸡,销路又成了问题。指望咱们这一片儿,根本消化不了几只鸡。而规模养殖的鸡,一旦到了出栏的时候,多养一天,那就多一天的成本。到最后,鸡养成了,结果还是个赔钱。”

这件事梁栋放在了心上,回来就开始查阅资料,发现淮州自古都有家禽养殖传统,淮州鸡在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淮州市有一家家禽养殖企业,叫‘宏辉集团’,做得很大,就跑去考察了一趟,发现他们搞了一种‘公司+农户’模式,公司有效益,农户能增收,效果很好。

‘宏辉集团’在淮州东边的滨河县,离槐安县有一段距离,梁栋想要让他们把‘公司+农户’模式延伸到槐安,却被他们给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他们当地的农户都用不完,又怎会舍近求远,去吸收离得更远的槐安农户呢?

何孝堂教训完何义盛,转过来,看着梁栋旁边的何叶,问:“小叶,还在上班?”

何叶点点头。

“都显怀了,回头我跟你们局长说一声,你就别去上班了,在家休着吧。小梁在乡下要是不方便,那就把他调回县城来。”

何孝堂说到这里,转而问梁栋:“小梁,你有什么有什么想去的地方,给我说一声,我帮你运作运作。”

何孝堂看似漫不经心地拉着家常,实际上已经在像梁栋施压了:既然你在乡里不听话,那就把你调回来!

梁栋哪能听不出他的话外之意,连忙说:“叔,我在乡里挺好的,不用这么麻烦的。”

“不麻烦,不麻烦,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何孝堂语气很平淡,但透露着一种掌控全局的从容,调动一个干部或者任免一个干部,对他来说,‘也就一句话的事’,没有那个实力,谁敢夸下这种海口?就连一般的县委书记恐怕都不敢。

梁栋知道,他再不说点实际的,还真有可能被调回来,就开口道:“叔,我刚刚走到领导岗位,要学的还很多。我知道这一次是我急躁了,不过,叔可以放心,以后我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