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嬷嬷”逆袭35(2 / 4)

有这个心就好。

就在官员们准备暗中散播消息,开始坏胤禛名声的时候,这个时候胤禛突然带着众朝臣去了小满的庄子,亲自收割了一亩亩产过五百斤的水稻。

紧接着,还有亩产过六百斤的小麦,还有亩产过千斤,经过改良的土豆,红薯,玉米等。

这么做高产作物一拿出来,原本那些读书人的笔杆子再也不敢颠倒黑白,摊丁入亩倒是十分顺利的推行下去。

消息传到全国各地,百姓纷纷开始庆贺,并把得知水稻亩产过五百斤那一日定为丰收节。

一开始只是京城民间的节日,后来传到全国各地,全国都开始过丰收节,再后来,朝廷也开始过丰收节,并规定,丰收节这日,所有的官员,不论大小,都要下地耕作一天,天子也不能例外。

当然了,这都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了。

康熙得知竟然还有如此高产作物,躺在直呼天佑大清。

其实康熙一直都知道汉人明面上臣服,实际上还是看不起满人的统治。

可是汉人统治期间,可不曾出现这般高产的作物。

唯一让康熙觉得可惜的是,这是在他退位之后出现的,这般想着,康熙忍不住想起废太子,觉得不爽,要不是他,这样大的功绩,就是他的了。

康熙实在是想多了,就康熙小心眼的样子,他要是好好的,胤禛可不敢拿出这么多东西来,康熙太容易多疑了,胤禛若是名声太盛,按着上辈子来看,他还有十来年能活,胤禛恐怕少不得被猜忌打压。

高产作物和新的税收制度颁布下去,想要见成效,还需要几年,毕竟需要育种。

同时小满这个宸贵妃的名声也传出去了。

胤禛可说了,这是小满的作为,于是传来传去,小满在民间得了个粮食娘娘的称号,虽然不怎么雅致,但是这名声,绝对响当当。

摊丁入亩做完后,胤禛拿出了水泥,开始修河堤,修路,开始基建工程。

然后大力发展商业,制定严格的商业税收制度,提高商人的地位,开海禁,训练水师,收关税……

小满也没闲着,她主要是开办学校,纺织厂,服装厂,为广大女性提供就业机会,借此机会提高女性的地位。

康熙是在雍正元年去世的,去世前,他看着大清已经开始出现新的事物,只可惜不能多活几年,好好看看。

雍正五年,如今的大清已经焕然一新,京城,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街道干净。

“皇后真是费心了,后宫嫔妃住哪里,不过是朕的家事,皇后莫要多想才是,时晨不早了,朕还有政务要处理,先走了。”

“是,皇上。”

今天是皇后入宫后第一个晚上,按理来说胤禛应该留宿皇后这里,可是他没有。

原本胤禛打算给皇后这个面子的,但是谁让皇后提了不该的提的,还是要敲打。

过了一会儿,嬷嬷才来禀报:“皇上没去永寿宫,直接回了养心殿,应该是真有政务要忙。”

皇后松了口气。

“好歹皇上还是顾忌了本宫的面子。”

“有大阿哥在,皇上总不会太过。”

皇后也想到了弘晖,作为嫡长子,,心里发怵。

她不能再坐以待毙下去了。

胤禛从皇后那里离开后,是回了养心殿,不过晚上却不是一个人睡的,这几日忙忙碌碌,晚上,他把小满叫来了养心殿。

永寿宫和养心殿伺候的都是心腹,所以消息并没有传出去,两人躺在床上,胤禛道:“你知道吗,我到现在还觉得不太真实。”

晚上,熄灯过后,胤禛也没再自称朕,黑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