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5章 长安仙从何处来?民脂民膏,民血民骨!(4 / 8)

了历史上的黄巢……

    这人,还挺有趣。

    黄巢因为“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历史上评价并不好。

    还有,诸如什么把几万人研磨成肉渣充饥传说……

    陈颜俊感觉有点扯。

    古代的贼寇没有军粮时,吃人充饥是有可能的。

    但把几万人研磨渣……贼寇有工业化研磨机器?

    剥皮去骨不香吗,何必如此费事?

    骨头,皮毛,以及肠胃里的排泄物也一并研磨?

    历史,是胜利者抒写的,黄巢起义失败了,自然会是恶魔。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家境富足,善于骑射,喜任侠,粗通笔墨,很小就有诗才,然成年后几次应试进士科,皆名落孙山,离开长安前,满怀愤恨地写下了《不第后赋菊》,后继承祖业成为盐帮首领。

    乾符元年,山东水旱严重,李唐用兵不息,赋敛愈急,致使百姓流殍,无处控诉,私盐贩子王仙芝于长垣县聚众数千人,揭竿而起,声势浩大。

    第二年,黄巢也加入起义队伍。

    三年后,王仙芝兵败身死后,黄巢接管了全部草军,号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又三年,攻入长安,建国大齐,诛杀宗室,甚至还首创了高层换届制度和四相制。

    几乎是新汉王莽之后的又一个理想主义者。

    从几首留存后世的诗中,就能窥见一二了。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飒飒西风满院载,芯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陈颜俊觉得,后面两首诗不止是名志,甚至还有隐约的均平思想在里面。

    历史上,能把一些莺声燕语写的好的诗人,有可能在军事、谋略上是个菜狗,但若能把这种名志之诗写的好的,无一不是能攻善战之人。

    譬如与陈颜俊同好之人,曹丞相。

    又譬如,算了……

    这样的人,通常有勇有谋,你说是无脑嗜杀之人,陈颜俊不相信。

    黄巢杀人,历史上未必比其余起义的反贼杀人更多,只不过是杀了不该杀的人,恰好又留下一句“我花杀尽百花杀”,便有了屠夫之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