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很好的印象。
他没有当场拍板,但态度明确缓和了许多:“这样吧,小方,材料先放我这里,我找个时间,在党委会上提出来议一议。你也别急,这么大的事,需要过程。”
“我明白,谢谢陆书记。”方毅知道,这已经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只要陆岩愿意推动,事情就有希望。
从公社出来,方毅感觉轻松了不少。然而,他并不知道,就在他积极为工程队寻找出路的时候,赵德汉的触角,也已经伸向了公社层面。
方毅拜访陆岩的消息,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很快就传到了赵德汉的耳朵里。
他没想到方毅的反应如此之快,竟然想到了“投靠公社”这一招来破解资质困局。
这让他感到了真正的威胁,一旦方毅的工程队挂上公社的牌子,哪怕只是最低级别的资质,也意味着这支“泥腿子”队伍真正登堂入室,拥有了和他正面竞争的资格,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想靠上公社?没那么容易!”赵德汉阴沉着脸,立刻行动起来。
他本人或许不方便直接出面,但他在县里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与不少公社领导也都有交情。
他通过中间人,向青林公社的某位副书记递了话,话里话外的意思,无外乎是方毅此人背景复杂,野心勃勃,其工程队“管理混乱,技术低劣”。
如果公社贸然接收,恐怕会“惹上麻烦”,影响公社的声誉,甚至暗示这可能不符合当前政策导向云云。
这些充满偏见和误导的言论,虽然空口无凭,但在那个谨慎的年代,却足以在一些领导干部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
几天后,方毅再次来到公社打听消